-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我們如何共同避難(3)新發村的防災演習與避難廚房

前言:

在本系列的前兩篇中,我們分別介紹了南沙魯避難平台與六龜鄉飛鷹大隊的故事,凸顯了「山中重建的避難平台」與「平地避災的社區準備」兩個面向的重要。堪稱欣慰地,南沙魯的避難平台目前已經幾近完工,可以作為部落避災的基礎;而從飛鷹大隊救災經驗所引出的問題:社區是否能夠自行組織起來,在令人措手不及的災難中,確保社區全體安全、延長等待救援時間?

新發的防災準備學習

今年的7月15日、16日,新發社區發展協會舉辦了一場「新發村土石流防災整備與演練」的嚴肅課程,並同時確立社區防災編組,訂定災害預警與撤離的機制。

新發社區發協會總幹事田崇一表示,官方辦理的防災演習比較制式,講的是一般的防災與避難知識,但社區需要的是配合當地地形、地質、居民需求「量身訂做」的防災計畫。「避難不能談高調,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土石流從哪裡來,躲到哪裡才安全,你跟無頭蒼蠅一樣亂躲,怎麼可能談防災避難?」

「我們第一天的課程,請到地質系的教授來幫我們講課,講解新發村的山脈特性、土石流成因、順向坡在哪裡、逃跑該去哪裡比較安全、各鄰的危險區域…等等,還全體爬到社區活動中心頂樓,直接看著實景上課。」田崇一表示,居民的反應非常踴躍:「因為這事關個人身家性命,居民都很認真,還拿了地圖來請教教授問題,問得非常仔細。」

除了新發村在地的地質資料,曾經參與荒野保護協會的田崇一也不忘以全球暖化的觀點向村民溝通環境保育的重要,兼顧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在地避難知識連結的學習。

坐在社區活動中心上課之外,第二天的課程更貼近村民的避災計畫。全體新發村民在前一天的課程基礎上,以一鄰作為編組單位,訂定各鄰撤離路線、鄰里住宅位置、門牌草圖繪製與全體人員名冊製作等事項。

「你看,這都我們鄰長自己畫的。」拿起一張張海報紙,是新發村各鄰鄰長親手繪製的巷弄平面圖,並在圖上標示各住戶的門牌號碼與位置。鄰長的筆跡質樸,亦不按照比例繪製,以建築專家的標準,可能覺得這樣的圖面並不夠清楚,但讓各鄰鄰長來親自解說社區地形,其意義當然不同。

「門牌號碼標出來以後,就開始製作人員名冊,兩者對照,就能掌握全村人員動向。風災發生的時候,小組長可以馬上開始打電話給自己的組員,不在庄內的就打給他們外地的子女,確保全體安全。」田崇一表示。

DSCF7776 [1]
(上)居民拿著地圖向專家請教社區的地層特性(下)鄰長與居民共同繪製社區避難地圖
DSCF8011 [2]

臨時安置的準備工作

但是,若從八八水災的經驗來看,避難工作的要點,除了確保在災難發生的瞬間可以逃出生天,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必須處於「臨時安置」的狀態中,數千村民要吃、要住、要拉撒,若有輕傷者,也要接受治療與安養。目前各社區的避難中心多以國中小的禮堂或教室作為權宜場地,雖然也能應付過去,卻不是長久之計。

「像去年八八水災,你看,很幸運是在暑假,學校沒有上課,我們要煮飯、避難還可以借用學校。去年九月開學以後,我們就再也不能借用學校廚房,不然會很打擾學校本身的行政,我們就心想這樣不行,一定要有自己的社區廚房才可以。」田崇一說明了新發村「社區救災廚房」的發想過程。

有了去年的經驗,新發村開始以活動中心的停車棚為基地,籌建自己的社區廚房。從砌牆、粉刷、窗戶、照明到廚具的添購,都由社區自籌,也接受文建會的重建計畫與富邦慈善基金會的補助。

「我們的這個牆喔,也是村民自己砌的。」田崇一驕傲地說:「我們在今年三月,以『職訓在新發』的理念極力爭取,開辦了『水泥工程班』,讓村民學習水泥知識,協助他們重返就業市場。我們廚房呢,也運用他們上課剩下的材料、請來老師與學員,一起把牆砌起來。」

「而這些廚具、瓶瓶罐罐,都是村民自己自發拿來的。」廚房的流理台上,擺滿了台灣廚房所需的各式基本醬料與鍋碗瓢盆,讓這小小的空間脫離了工地狀態,確然已經是一個蓄勢待發、可以烹煮的社區廚房。

即將正式啟用的社區廚房、建全的避難資料與正確且在地的防災觀念,曾在去年風災中死傷慘重的新發村開始以務實的腳步走出自己的重建路途。在當前氣候劇烈變遷的局面之下,值得所有台灣社區參考借鏡。

DSCF1216 [3]
(上)新發村社區避難廚房,原本是廢棄的車棚(下)變身成為社區共同避難的基礎與希望
DSCF536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