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八八臨工政策,學生有意見─屏教大學生的研究規劃

前言:

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學生以災後的「八八臨工專案」為發想主軸,提出「永續農村社區發展政策提案」,獲得「青年團隊政策研發競賽」優選。

參賽學生之一的陳虹穎表示,團隊成員都來自勞工家庭,而自己的父親日前也遇到中年失業的問題,所以對於基層勞動者的辛酸較能感同深受,所以在災後進入高樹鄉新豐村,看見農田被大水沖走的農民及八八臨工等衍生的社會問題,然而政府協助居民重建上,卻是各部會多種相類似的短期就業方案,不但讓許多資源是重疊浪費,對受災的社區而言也是治標不治本。

她客氣的說:「我們的提出的內容並沒有創新的部份,只是把現有的東西『整合』一下。」

八百壯士 [1]

社區實地觀察,看見社會真相

屏東教育大學社發系六名學生,寒假期間成立「社區實做工作坊」,在方雅慧老師的指導之下進入屏東縣受災的社區,以擔任「公民記者」的形式,紀錄報導他們在災後社區的觀察,也踏出他們走出課堂的第一步,陳虹穎與另外一名同學黃育瑩進入災後的高樹鄉新豐村。

陳虹穎說:「剛開始進入社區的時候,就發現農村存在已久的就業問題及人外流問題,再加上八八水災後,農地被流失後,許多農民的經濟安全出現危機,有老本的吃老本,沒老本的靠補助,也不得不去爭取一些像「八八臨工」的短期工作。畢竟補助總有時,『以工代賑』或許能解燃眉之急,卻不能解身體的渴。到時候,一切都還是回到原點,對於農村的發展並無『永續』的意義。」

屏東縣高樹鄉受災農民蔡英進夫婦,農田被洪水帶走了,擔憂著未來的日子將如何度過 [2]
屏東縣高樹鄉受災農民蔡英進夫婦,農田被洪水帶走了,擔憂著未來的日子將如何度過。

學生們也覺得,政府在解決就業問題上,各部會都有很多計畫讓社區民眾申請,諸如勞委會、農委會及文建會等,而這些部會的計畫中,許多地方是相似,學生們認為,政府部會間似乎缺乏橫向的整合,各種內容相類似的計畫不但讓許資源重疊也造成浪費。

另一方面,學生們也認為,政府的這些專案計畫無法解決實質的問題。學生們認為:

(1)專案內容多無培力課程,當方案結束後社區失業民眾還是會回到原點。

(2)許多就業方案工作內容是由主關機關指派,如八八臨工專案或天災短期就業方案如是,造成哪裡有空缺就把人往哪裡送的情況,對社區無實質幫助。

(3)災後專業人員進駐社區,重建規劃社區,但是如果沒有培力在地居民的動作,專業人員抽身後,社區發展還是會停擺。

(4)計畫內容沒有預設依照社區性質來規劃未來發展,沒有考慮社區發展在地化的重要性,培育居民認識社區,增加其認同感,利用社區最大資源發揮最大效力,社區雖然暫時回復災前的模樣,但是下次災難來臨時社區還是無法自行運作其資源。

學生團對提出的規劃提案

學生團隊針對農村社區的產業重建提出三項規劃提案,分別是農村社區發展、賦權、在地化等,以達成永續社區和就業在地化的目標。特別的是,學生們導入了企業管理學上的「賦權」,將賦權概念帶入在地居民的就業訓練,使失業者擁有工作技能,以社區資源配合,強調「社區培養居民,居民發展社區的概念。」

image003 [3]

這幾位屏東教育大學社發系的學生,擺脫過去師範體系給人的僵化保守印象,以工作坊的形式實際行動走入社區,透過細心觀察及與居民的互動,聆聽災後土地的聲音,提出相關對策,獲得青輔會的肯定,在「青年團隊政策研發競賽」中脫穎而出,預計在八月份將在總統面前報告他們的提案。

陳虹穎表示,經歷過這樣的經驗後,確實也開了自己的視野,也多了分滋養,學長姐與學弟妹也都有來詢問進入社區的經驗。也希望未來的學弟妹也能有這樣參與社區的機會。

以下為學生作品連結,請大家點入閱讀:

Ø 「短期就業」只能止痛不能止血 災區農民堪憂未來 [4]

Ø 阿禮部落村長:盼在遷居地重建學校,傳承魯凱語言及文化 [5]

Ø 重新思索與自然的對話-高樹鄉水源保護區的迷思 [6]

Ø 怨不得天尤不得地 只怪誰家孟姜哭倒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