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大愛生活系列(11)南沙魯又要「遷村」?

6/26馬英九總統訪視杉林大愛園區,宣傳災區的觀光和產業。但在看不見的角落裡,重建事務依然問題繁多。如原鄉團體八八再造聯盟,便前來遞請陳情書,盼總統看建原鄉重建的備受忽略、進度拖沓。而已經遷居到大愛園區的南沙魯居民,雖然得到棲身之所,卻仍有許多問題尚待解決,也當面向馬總統陳情。

當日下午,園區內住民與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副執行長、高雄縣重建會王正一主任等政府單位開會,會議中的討論,以南沙魯面臨的疑難為主,包括尚未取得房屋的人球事件、族人處理事務的自主權益等,盼政府別再迴避拖延,盡速解決。

中央重建會的陳振川副執行長則提出:「如果還是不能解決的話,我們就以『遷村模式』來處理。」。選擇返鄉重建的南沙魯族人打亥老師表示:「原鄉族人積極展開生活,另錫安山社區也在山上自成生活體系,這些恐怕執行長不知道吧」

DSCN0120 [1]
馬總統來訪會後,由重建會與居民繼續討論目前問題(攝影/鄭淳毅)。

入住大愛村以來問題多,26戶至今沒有房子

南沙魯村由於災後受創嚴重,多數族人接受政府推行的永久屋政策,遷住杉林大愛園區。但入住以來,問題不斷,現今有26戶已被認定屋損需遷居者,未核配到房屋,長期寄居在親友家,且求助無門。南沙魯村長劉金和說:「慈濟要我們去找縣政府,縣政府又說慈濟願意給的話就沒問題。」讓他們覺得自己形同人球。

當初政府透露有22戶未通過核配,卻沒有提供名單。「就算沒通過,資料也給我們嘛!知道哪裡有問題要補。通通沒有(名單),也不知道是什麼問題…」村長說,拿不到名單,不知道沒通過的原因在哪裡,想處理也無從著手。直至當日會議,縣府重建會王主任才出示名單,表示縣政府已掌握的實際數字是26戶。

原鄉的戶籍登記、分戶等狀況,與漢人區域不同,造成申請永久屋時問題百出。在原鄉有居住事實者,法律上卻無法取得房屋,是八八災後常態。行政院重建會陳副執行長表示:「全台灣共申請了四千多戶,才通過了兩千多戶。這是全台灣都有的問題。」標準一致,遇到的問題也一致,政府將申請標準一再調整,仍有部分戶數未能解決,而政府目前已沒有打算再度放寬。

民族永久屋自救會執行長林清章指出,許多沒有屋子的人,原鄉房屋已被判不安全,住在園區內又只能寄人籬下:「連想看個電視也要看主人。」長此以往,實在不是辦法。

此外,通過核配的住戶中,也有個別狀況,顯示政府制定核配房屋標準,仍欠更細膩周延的思考。居民李聰明便提出,他與弟弟都已經成家,加上母親,一家子總共11人,擠在34坪的房子裡。依照政府規定,一戶超過10人可以核配到一大一小,即34坪、14坪各一棟,但他們只取得一棟房屋。

縣府王主任承諾會立即協助處理。但李聰明詢問,是否可改為核配兩棟28坪房屋,更適合居住時,王主任表示,因李家在災前沒有分戶,「依照規定,只能用一戶來算。」亦即仍只能核配一大一小。李聰明與弟弟各自都有五口人,34坪、14坪的兩棟房屋,讓他們感到很難分配。

不得已時以「遷村模式」解決問題?

除了永久屋核配造成的26戶人球,大愛園區的南沙魯族人也面臨部落主體性,及處理事務時的自主權益等疑難。如村長為了辦理村務而向慈濟申請,想以園區內空屋做為村辦公室,卻屢不可得:「慈濟叫我們去問縣政府,縣政府又說慈濟沒有這項規劃。」

民族國小家長會長也提出:「國小一直說要蓋,這麼久了也沒有。給個時間嘛!」目前孩子寄讀旗山國小,上下學、辦活動等都不方便。

此外,還有許多族人認為提供給「南沙魯村」的建設,如今都跳票,令族人感到「與當初想的不一樣。」

對於南沙魯的疑問,縣府重建會王正一主任回應,小學的興建,雖然時間拖比較久,但已經在6/11確認,一定會蓋,並由慈濟援建。縣府將督促進度,盡快動工。預計一個年級兩班,只限園區內學童就學。村辦公室部分,也會協助村長等人去協調。沒有房子的26戶,近日就會由縣長召開會議,逐案處理,盡量解決。若解決不來,再請中央重建會出面協助。

中央重建會的陳振川副執行長則提出:「如果還是不能解決的話,我們就以『遷村模式』來處理。」他表示,政府目前沒有打算再度放寬永久屋申請標準,若按照現有法規,會使個別戶數最後仍拿不到房屋,那就以「遷村」模式,解決法令的問題。

民族永久屋自救會執行長林清章表示,當初南沙魯族人在營區,得知部落被劃為「不安全」區域時,考慮的是以「撤村」而非「遷村」的方式,搬到山下暫居。但因政府保證不會影響到族人山上的土地、房屋權益,並提出許多承諾,才令族人決定用「遷村」形式入住永久屋。

當時,族人都相信,政府和援建單位慈濟,允諾以「村」的形式,讓南沙魯擁有自己的教會、牧育館、小學、籃球場、停車場等,入住至今,都沒有兌現;連想申請園區內空屋當村辦公室,也屢不可得。面對南沙魯在園區內感到處處掣肘,林清章提出,希望縣府能兌現當時的承諾,用「村」的形式處理南沙魯所遇到的問題。

他甚至認為:「既然我們這裡是民族社區,希望我的左鄰右舍都是民族村的人。」將來政府在核配接下來的入住者時,希望預留園區內民族村聚居一帶的空屋,讓未來取得房屋的26戶族人入住,以免混雜其他村的人或漢人。

南沙魯山上仍有百名族人原鄉重建,如何遷村?

然而,遷村牽涉層面深廣,中央重建會是否一定要用「遷村」才能解決問題,「遷村」又是否為對症良方呢?

南沙魯雖多數人遷居大愛園區,仍有約100多名族人返回原鄉,興建避難屋、展開部落補強工程,為原鄉重建努力;談及「遷村」,恐會影響山上族人權益。另一方面,民族村的行政區,包括一向自給自足、自成生活體系的錫安山社區,已在山上安然重建、回復往昔運作,「遷村」同樣會牽動錫安山人民的生活。同為南沙魯族人,選擇返鄉重建的打亥主任便說:「這些,恐怕陳振川不知道吧!」

他並指出:「慈濟和縣政府也是活該,要負一點責任。當初為了慫恿我們住進去,什麼條件都開了。」他表示,當時為吸引族人入住,政府和援建單位開出許多優厚條件,甚至有慈濟人承諾滿二十歲的男丁都可以擁有房屋等等。這些承諾沒有白紙黑字的法律憑藉,至今無法兌現,造成園區內南沙魯族人感到當初所知所聞,與現況對比,出現很多落差。

南沙魯永久關懷協會理事長張輝政則坦言,會提出進行「遷村」,也是因為希望解決目前南沙魯沒有房子、部落事務無法順利運作、政府承諾的設施沒有兌現等等問題。至於遷村牽涉的後續效應,包括戶籍是否變動、是否日後有族人希望返鄉會造成阻礙,他表示:「這些要等我們都解決(現有問題)了之後,才能想那麼多。」

入住至今,仍然對口不明,引發民怨

桃源鄉重建發展協會執行長張瑞雄提出,許多事務無法展開,與「對口不明」有很大關係。他表示,每當他想申請計畫在園區內進行工作或辦理活動時,也感到處處掣肘。「提個計畫,他們就說不行不行。這不行那不行,不行在哪裡也不知道,才會有許多紛爭。」

園區內的對口應該是慈濟生活重建中心辦公室,但辦公室的人員又無法決定事務、承辦居民的申請。有時需要縣政府出面解決的事務,政府又常常請居民去找慈濟。關於人球的形成、部落難以展開自主工作,包括申請不到村辦公室和活動場地等,都讓居民有「到底該找誰」疑問。

永久屋政策推行以來,一直有政府單位與援建NGO之間權責協調不清楚、提出承諾不一致的問題,使族人接收的訊息和認知常有落差。當時曾造成南沙魯內部傳言紛紛、人心惶惶,終至族人嚴重紛歧,情感撕裂。如今園區內的族人,再度面臨政府和慈濟間依舊權責不清,居民找不到對口,有事務無法辦理、有問題不得解決。

此時,選擇入住永久屋及選擇返鄉重建的南沙魯族人,都各自努力展開生活重建之際,中央重建會又拋出「遷村」議題,希望山上山下族人自行協調,恐再度撕裂部落的傷口。為今之計,政府仍應正面承擔責任,將問題逐一釐清解決,避免推諉迴避而憾事重演。

image [2]
南沙魯除遷往慈濟大愛屋者,仍有百名族人於原鄉重建,生活已逐漸恢復軌道,若又要遷村,該何去何從?(攝影/A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