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原鄉重建在雲端─高雄縣府第九次重建會議內容整理

前言:

高雄縣重建推動委員會,於5/10在縣府召開第九次的重建會議,報告高雄縣各項重建進度。

其中,大愛園區中的就業、與高雄縣旗美一帶的產業重建,是縣府關注的重點。目前大愛園區就業機會以永齡有機農場為主,並將結合沿路重災區,包括小林紀念公園、月眉農場、五里埔基地、寶來商圈、旗山商圈,未來將串聯成一條觀光長廊。

相較縣府把產業重建重點擺在觀光路線,原鄉的重建進度各有先後分別。那瑪夏鄉部分,民族平台已動工興建避難屋,民權平台上預計興建行政設施、三民國中、民權國小,楊秋興縣長已表示將撥用善款,協助解決興建以上設施所需的徵收土地費用。

台21線便道的危險路段方面,鄉公所已與小林重建會協調,小林村表示接受將台21線公路繞行小林村後方林道,解決現行路段險彎陡坡、意外頻仍的問題。只差各單位一同出面協商,克服技術問題和土地問題。現階段,仍以行走河床路為主,由公路局加強宣導、護欄等安全設施。

相較那瑪夏鄉的進度,桃源鄉的重建進度仍在原地打轉,勤和平台、寶山38甲地狀況持續膠著。當日未有任何相關討論。

對於汛期逼臨,消防局也在會議中報告了防災撤離機制。不過,防災計畫仍有漏洞,如各地避難中心的條件是否真的宜於避難,或是否來得及在汛期前完工,仍是考驗。原鄉走河床道路問題還待解決、莫拉克致災主因之一的「堰塞湖潰堤」,其預防與評估也並未進行。

以下為永久屋與原鄉重建之訊息彙整記錄。

一、永久屋的重建進度

(1)杉林慈濟大愛園區─就業與教育問題

月眉農場的大愛園區內第一期工程已經完工,戶數為752棟。尚有246戶待與慈濟確認後就可公告入住。

目前公告核定已入住的529戶中,調查共有451戶實際居住在內,共有1597人。就3/14的調查顯示,其中有176人表達有求職意願,同時有102人表示願意接受職訓。3/14後仍陸續有居民入住,就業需求是否增加仍待觀察。

大愛園區內的居民最關切的就業問題,縣府的輔導仍以永齡農場為主。但永齡農場內,實際工作人數為37人,其中只有一半是大愛園區內的居民。另外勞工局、勞委會、原民會也配合,提供部分就業機會。

5/8行政院長吳敦義探訪大愛園區,楊秋興縣長也提到永齡農場內有灌溉水源的問題尚無法解決,吳院長已請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副執行長,協助引水工程,目前未有進一步定論。

園區內是否興建小學的問題,也是外界關切的重點。現在民族國小仍寄讀於旗山,桃源鄉的學童則到杉林國小、月美國小就讀。民族國小已準備在園區內重建,由慈濟援建,縣府表示,相關作業已經在進行。

(2)五里埔小林村─持續動工中

目前,五里埔的小林村永久屋,共計有99件提出申請,只核定通過了55件。小林重建會委員表示,有的是先送件的卻較慢被核定,希望核定次序以送件次序為主。縣府定於5/31截止永久屋的送件申請。

五里埔永久屋由紅十字會協助,第一期工程預計興建90戶,定在7/30前完工。

小林紀念公園,也選定了在五里埔和受災區之間的一塊土地,正準備動工,未來將會規劃成重建示範點的其中一環。

二、原鄉的重建進度

(1)那瑪夏鄉─行政與教育重建

民族平台避難屋已經於4/26破土開工,以公共空間為主。共計興建六棟,可容納125人,由世界展望會援建,預計6/10完成。

那瑪夏行政機關包含鄉公所、衛生所,都選定在民權平台上興建。縣長並希望集中建在附近,合署辦公,指示鄉公所在五月底以前完成空間的協調。

那瑪夏鄉長呼頌表示,鄉公所負擔不了興建這些設施的土地徵收費用,地主已經都簽名,只差沒錢;縣長已裁示撥用善款協助,希望盡快擬出施工時程。

三民國中位於不安全區域內、民權國小已毀損,目前皆由台達電認領協助興建。本計畫將三民國中、民權國小合併興建,但當地居民希望分開建設,導致興建土地也未定案。縣府報告,若遲遲未能定案、無法在8/8前動工的話,台達電考慮撤資。縣長聞言,表示感謝台達電的協助,並裁示將國中、國小分開興建,但共用部分公共設施,如活動中心。未來也希望將活動中心當作是汛期來時的避難中心。

引起各界關注的台21線危險路段部分,呼頌鄉長表示,已與小林重建會蔡松喻會長等人商量過,小林村現已同意可以繞行小林後方的「牛寮巷替代道路」,以避開現在台21線便道事故頻仍的路段,就等著甲仙工務段協調土地徵收問題後,開始施作。但因為工務段一直沒有回音,鄉長希望能盡快開始動作。

公路總局第三養護處表示,公路局還希望能請林務局、當地自救會等單位一起開會商議。縣長裁示請公路總局負責召開各單位協調,克服繞行狹窄的牛寮巷的技術問題、土地徵收問題。至於現階段,縣長認為「原則上我們還是走溪底(現行路段),走溪底比較快。」

(2)桃源鄉─農產如何運出?

相較於那瑪夏鄉的避難屋陸續進入協調、動工階段,學校與道路也有一定進展,桃源鄉的重建進度相對落後。迫切需要避難屋的勤和、寶山村,申請土地興建避難空間仍陷入膠著,當日會議中未有討論。

目前,縣府委請中山大學教授擬出的重建的整合型計畫中,提出為原鄉建立雲端計畫的構想,包含可通過網路方式行銷原鄉農產。

對於這項構想,高雄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沈茂松建議,讓外界透過雲端計畫訂購原鄉農產的想法雖好,「但也要農產可以運得出來才行。」如果汛期時,原鄉的聯外道路斷絕,外界的訂購也幫不了原鄉。他提議是否興建運貨纜車運送作物,其安全條件未如載人纜車嚴苛,也可稍解決原鄉河床路的問題。

但縣長表示,農作物價格低,不可能建造纜車運送。但如何解決汛期時,河床路脆弱與農產運送的問題,會議中未再有任何討論。

三、高雄縣重建整合計畫─原鄉重建仍在雲端?

產業部分,縣府已將台20線沿線各重災區,同時也是災前重要的商圈或觀光區,規劃出一連串的重建示範點;計有旗山商圈、南橫商圈(包括甲仙、寶來)、杉林五里埔基地(包括小林紀念公園、慈濟大愛園區、永齡有機農場),連接成一條觀光路線,「形成具國際示範意義的重建廊道」。共計需要投入8億518萬元,但目前中央核准數目遠遠不如,縣府將繼續爭取。

縣府也委託中山大學的張玉山、吳濟華教授提出「旗美地區整體再生暨整合計畫」,計畫重點擺在上述重建示範點,及永久屋災民從山上遷徙到平地的管理、文化、族群等問題。

不過本次原鄉受災戶中,不到兩千人遷入大愛永久屋居住,多數人回到原鄉,對原鄉的重建卻未多有著墨。雖定有「雲端計畫」協助扶持原鄉產業,但也必須輔以讓原鄉安居的避難屋、聯外道路。在以上都未有重建進度的情形下,計畫的可行性仍待觀察。

四、災害疏散撤離應變計畫─政府應變需再提升

由於汛期已經靠近,由消防局報告現有的防災避難計畫。目前以陸上颱風警報的發布,為撤離的建議時機。若氣象局發布豪雨特報則請各鄉、鎮、村啟動撤離。所謂豪雨特報之雨量,以24小時內累計130公厘為準,130公厘也是桃源鄉春節期間,聯外道路斷絕的雨量臨界點。

撤離後進入避難中心的安置部分,仍有瑕疵待解決。如原鄉的撤離機制,視雨量而定,不一定全數撤離下山,也有可能在山上附近的高地平台就近避難。但勤和平台避難屋、民權平台避難屋至今未建造。

茂林的代表亦表示:「茂林是撤到農會,但上次颱風農會的屋頂都掀掉了。」請示是否另有合適的避難空間。

除了以陸上颱風警報、累計雨量作為撤離標準之外,堰塞湖也是去年莫拉克颱風致災如此嚴重的重要原因,小林村、民族村、勤和村皆因此受災慘重。屏東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系許中立教授問及,是否有將「堰塞湖」列入疏散撤離的考量,消防局回應:「堰塞湖的確是很嚴重…」但會議中未再有進一步的討論。

許教授接受會後採訪時認為,堰塞湖的評估確實有困難度,包括雨量、崩塌的土石量等等,需要綜合考量,亦需有人力去做複雜的評估。但堰塞湖確實為致災重要原因,「小林、梅山(勤和村上方)沖下來的土石,今年還是有可能造成堰塞湖。」許教授認為,縣府其實迴避了此一重點。

他認為,防災措施仍必須以撤離疏散為主;但同時強調,疏散計畫需有配套。如山上的高地台地,是許多原住民鄉的舊部落,也是經歷莫拉克颱風後,仍然安全的避難處,應尋找類似的地點作避難空間規劃。

另外,如桃源鄉八公里的河床路,脆弱不經降雨衝擊;但若有的路段能用貨櫃、鋼軌等方式施工,並非像現在的,直接在河床鋪柏油,就可以為原鄉爭取更多的時間和機會。「本來可擋住一百多公厘的雨量可能增強為擋住三、四百公厘,這樣就有機會。」

他認為,雖然氣象局表示氣候異常,「異常歸異常,還是有一定的週期在。」因此仍須更盡人事,疏散計畫中若干細節和配套措施,如山上的避難空間、聯外道路、發電設備、通訊設備等,政府雖有一定努力,但「目前還在提升當中,所以要促使提升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