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魯凱永久屋4月26動土,重建會:未來仍將保持溝通

魯凱族人於三月中旬進行公開連署,提出八項自立重建訴求,歷經一個月的折衝協調,在還沒有得到明確共識的情況下,慈濟與縣府卻傳出預計在4月24或25日舉行動土儀式,令族人十分擔憂會影響未來遷村權益。

4月23日,地方與中央重建會再一次溝通協調,當日會中,魯凱族人對永久屋興建的決策過程與內容,提出許多擔心疑問,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表示:「政府將確保族人未來在遷村過程所面臨的問題有可協助之溝通管道,並也期望這樣的溝通,不會是最後一次。」

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長古秀妃也表示,4月19日縣長已邀請牧長們做溝通討論,教會未來配置一定會一起討論,請牧長不用擔心,長治分台的未來是大家一起來規劃完成的。

杜勇明神父表示,從八八風災以來,牧者們都站在救援的第一線,當初發起連署,是表達部落需求,卻一直沒有得到正面的回應。這次的溝通機會,是一個表達意見的溝通平台,希望這樣的對話方式,提供雙方多一點聆聽,少一點指責對方的空間,也為部落未來的發展有更多的幫助。而對於未來執行的部分也建議政府將訊息公開化,也讓部落同步理解,也減少彼此之間的誤會。

在4月23日會後,魯凱永久屋援建案已確定定案,將於4月26日動工,由慈濟基金會援建,中央與縣府均保證,長治分台的未來將由大家一起規劃完成,至於實際參與模式,仍需要後續觀察。

image001 [1]

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圖左)表示,這次的溝通不會是最後一次,未來更需要這樣的溝通平台(圖右為原民會副主委夏錦龍)

image003 [2]

杜勇明神父表示,多一點溝通的機會,不只是原民處或對其他各部會,而且對於慈濟的誤會,也可以減少。

一、未來要持續溝通的重建問題

(1)長治分台基地的規劃方式

杜勇雄神父表示,長治分台整體建築物的設計規劃過程,沒有讓部落有自己想想的空間,只是給部落一個「住的空間」,例如:「部落需要那麼大的馬路嗎?」等這樣的問題,都沒有參與發言機會。從魯凱族文化的支持與依靠建立在信仰上的角度來看,唯有族人在裡面自己親手經營,才是永續的的規劃方式。

針對各界關注的教會會空間,牧師表示:教會本來就是公共產不是私人的,未來遷村的基地有了教會的空間,才可以為族人做更好的服務。而牧者的目的,是未來的陪伴,也許別的NGO或服務團體,來1年、2年就走了,而教會則是部落的資產,也期望政府能從這個角度來規劃。

鍾思錦牧師也表示,部落的規劃不應該是「盆栽式」的安置方式,只是將部落搬移到長治分台基地,而是做「深根」的規劃思維,不是蓋了永久屋,卻沒有永久效益,也希望決策單位應該依據重建條例的精神規則,讓部落各層面都能夠參與,才能夠在重建過程互相信任。

(2)永久屋審查的標準?

審查永久屋的資格標準一直是霧台鄉四個村重建的問題。

杜達緯牧師表示,從9月開始協助災民送件,申請永久屋。送件後有一半不合格,永久屋審查的標準在哪裡?按照營建署應該大家都有永久屋。

NGO是否有按照中央的審核標準?而分批入住也會造成百姓的不平衡,以及不一樣的想法。另外,有建地,想蓋的人,未來回部落又要去哪裡?

佳暮的族人賴孟傳也說到,申請永久屋的部分,佳暮村84戶申請,只有56戶合格。而不合格的申請戶中,有些3戶平地沒有家,山上也沒有家,那他們要去哪裡?

(3)族人的心裡需求

重建過程,在第一時刻政府安置族人的住所,但是在這過程成族人不斷的搬移,對於山上家園是否可以再回去以及未來的生活產生許多不確定感。賴孟傳表示,目前部落最缺乏的就是心理輔導師,族人長久居住在安置中心,產生憂鬱的想法,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協助族人度過這段過渡時期,期望政府提供這個部份的協助。

image005 [3]

佳暮四英雄之一的賴孟傳(圖左2)表示,目前部落最缺乏的就是心理輔導的部分,族人長久居住在安置中心,容易意產生憂鬱的想法,也不知道該如何協助族人度過這段安置時期.

二、重建會與縣府的回應

對於當天溝通的問題,陳振川表示,對於山上的土地,都還是大家的土地。只要能夠做的,政府都會盡力去做。就業與文化的問題原民會也會進入支援。請族人可以放心,政府已經有這些計畫與預算。但這些都是需要階段性的去做。

另外,NGO是捐款者,協助部落蓋永久屋,雖然教堂的數量尚未定案,但只要土地是縣政府的,未來在規劃上,都可以提出協助規劃。

對於動土儀式是否要在近日舉行?陳振川也表示全省的永久屋工程都已開始動工,因此在長治分台這個部分也希望能夠協助災民盡快入住永久屋。4月23日當天也與部落以及縣政府協商,將於4月26日上午八點半開始舉行,並先由部落的方式舉行禱告儀式,再進入一般型式的動土儀式階段。

縣政府客家事務處長古秀妃也表示,4月19日縣長已邀請牧長們做溝通討論,教會未來配置一定會一起討論,請牧長不用擔心,長治分台的未來是大家一起來規劃完成的。

image007 [4]

屏東縣政府原民局局長曾智勇表示,長治分台預留很多的地,後續空間還很寬,未來有很大的空間可以規劃討論。(圖左二,為屏東縣政府原民局局長曾智勇。)

三、未來的溝通與擔心

重建過程至今,魯凱族人不斷的爭取溝通機會,從3月中旬開始的「連署訴求」、「共識會議」、「說明會」,但一直至目前才開始找到溝通的平台與機會。

重建過程一定會產生許多問題,但未來也能否像吳榮標牧師所舉的的好茶村規劃例子一樣,「做設計規劃以前,應該要先問要用的人」,展望會來蓋當然也會有問題,但是在規劃前先溝通,就不會產生那的大的問題。

先前部落的行政體系由於村長的選票壓力,因此村長們不得不承諾族人趕緊協助入住永久屋;牧者們擔憂魯凱文化延續與族人遷村所產生的心理問題,而替族人爭取溝通平台。

而縣府面對中央所限定的工程期限、慈善團體的協助原則以及部落遷村的問題使得所有的問題,不得不邊做邊處理的情況下承受許多的壓力來面對所有的溝通問題。

不過,雖然在長治分台規劃案中,規畫者有規劃者的想法,村長有村長的選票壓力,但「實際使用者」還是未來在長治分台生活的魯凱族人。長治分台的未來的究竟該如何進行後續溝通,政府雖保證未來將持續溝通,但實際模式是什麼?並沒有明確內容,都需要繼續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