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風刮地 Karuvekuv,秋月的店

前言:

Karuvekuv,一個位於省道24線上的地名,在排灣族話裡代表「風吹過落葉窸窸窣窣」的聲音,漢語稱做「風刮地」。

這裡有一間「秋月的店」,裡頭吹得到涼風、看得到美景,更有排灣族藝術家的心血結晶。

都市的人到這裡躲避喧囂,喘口氣。山上的人在這裡抒發己見,留足跡。

大家的造訪都出自不同動機,但卻有了交流的可能。

image001 [1]
Karuvekuv

農曆年前的二月二號傍晚,我們在龍泉營區遇見李秋月,她在「原鄉創藝生活重建工作站大社運轉中心」任職,也是「達瓦蘭部落市集聯絡中心」的聯絡人,她的朋友習慣稱她「秋月」。留著及肩短捲髮的她,談吐和俐落的外表如出一轍,讓人感到積極和熱情。

在彼此簡略交流對重建議題的看法後,天色已暗,秋月邀請我們前往她開的店享用晚餐,我們欣然同意,便驅車前往位於風刮地上的「秋月的店」。我們期待到店裡享用排灣族傳統美食,但出乎預料的,我們也品嚐了另一頓排灣族藝術饗宴。

趁著五、六點的餘暉上山,沿途是熟悉的山中土雞城,燈火通明地點綴著省道24線。沿著路旁的里程牌,持續往上到24.5K處,就見到磚紅色的鐵片招牌上寫著「風刮地」,以及一塊大石牌上清楚的四字「秋月的店」。轉了一整天的山路,待車剛停好,我們便迫不及待地下車,走進店內,開闊的用餐空間與鵝黃的暖色燈光,讓人的心情也隨之舒坦。

向店外望去,盡是一片漆黑,更遠處則有市區的無數光點陪襯。據造訪過的網友所說,在晴天時,甚至可遠瞰高雄的壽山與八五大樓。如果只把眼睛朝外盯著夜景不放,是種浪費,轉頭環視店內,才發現早已被排灣族藝術包圍。木頭及金屬雕刻散佈各處,在店內表演舞臺後方,還有著小型的木雕藝廊。挨近雕刻作品細看一刻一鏤,伴著帶有寒意的涼風吹拂,不知不覺恍惚了起來。

餐畢,我們與秋月閒聊,聽她分享這間店的「過去」與「未來」。

image003 [2]
上午,於秋月的店向外望出,可見到廣闊的風景,平地一覽無遺。

過去

這間店址的前身,是秋月的先生、排灣族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Sakuliu Pavavalung)的工作室,後來在2003年由秋月改為咖啡店經營。「當初(規模)沒有這樣,只有吧台,場地都很亂,所以我常跟別人講這邊是『工地咖啡館』,隨時來都有工事在進行。剛開始只有三到五張桌子,(沒天花板)下雨的時候就不能營業,出太陽的時候要戴帽子撐陽傘」,

在克難的環境中,憑著不到三千塊的資金,以及從家裡帶來的Espresso機、手壓熱水壺,秋月踏出了第一步。

第一年開幕就遇到SARS流行,卻給了這家店擴大客源的機會。SARS期間人人害怕待在密閉、擁擠的環境,鄉村山上廣闊空氣好,成為都市人假日休憩的首選。秋月的店人潮漸多,店內桌數也增加到二十幾桌。

「我評估可以開店的本錢是什麼?我沒有錢,但是有這個View、有音樂,我們收集了很多音樂,撒古流很愛音樂我也是,我們都聽各式各樣的音樂」,天時、地利加上她對經營條件的了解,曾經造訪過的客人也都穩定回流。

「我經營的理念是Relax,你穿拖鞋來也不會不好意思,吃東西刀叉掉在地上頂多撿起來換一支,在這邊吃也可以走走繞繞。這邊沒有太多約束,讓你感到自然,可是自然不代表落後」,自然加藝術的雙重好景,配上美食和涼風,縱使是初次造訪的遊人都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image005 [3]
乖巧的貓,常在店內遊移,有時跳到吧台上、有時鑽到客人桌下。想看到她安靜地蹲坐在矮牆上,並不簡單。

現在

八八風災後,對店裡最直接的衝擊莫過於遊客減少。「沒有遊客跟觀光客,就連屏東市附近的都沒有上來。後來開始營業時,有一些散客開始進來,他們都很不好意思,他說『你們在救災,我們在這裡喝咖啡吃東西』。我說你們(遊客)不來我們會『二度傷害』。」

台灣每年都有颱風,面對災後店面的重整復建,秋月自有一套邏輯。「剛開始一兩年,每到颱風我都非常煩惱,後來發覺當舊的去了,新的都會更好。很多事情會因為有積極樂觀的想法,而有不一樣的回應。我這裡每年都受颱風摧殘,可是我並沒有因為這樣倒下去。」

image007 [4]
風災後,原有的繪布燈罩大都被吹壞,秋月請員工以手工製做新燈罩,另有一番質樸的美感。

秋月在創店之初,就設下了十年目標,對於這家店,她有別於一般餐飲店舖的期待。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加上店內濃厚的文藝氣息,在她的眼中,風刮地是「原漢交流」的平台,平地遊客得以接觸原住民藝術,原民藝術家也有舞台可供揮灑,歌手阿飛(Laka Uwmao)和巴奈‧庫穗(Panai)都有在此辦過演唱會。

「(原漢)彼此的不瞭解產生很多落差,原住民如果對漢人有更多認識,彼此的尊重和包容會更多。漢人也是啊,有很多漢人和原住民當朋友後,對原住民的喜好和投入會越來越多。」

秋月說,有台北的設計師每隔幾個月就造訪店內,讓他們對原住民藝術的印象從此改觀。店內展覽各種畫作、木、陶、金屬和燈飾作品,的確讓人一改對原住民藝術的既定印象。在秋月的店,看到的是新一代原住民對作品的堅持與創意,這份心意,秋月想要原漢共同分享。

image009 [5]
店內表演舞台後方有條「木雕藝廊」,鵝黃的燈光、矗立的木雕,給人強烈的美感體驗。

未來

秋月與撒古流都投入風災後的重建工作,為自己所屬的達瓦蘭部落(Tavalan)找尋另一個新起點。秋月利用風刮地的人文氣息,在自己的店內舉辦「風吹達瓦蘭更堅強-部落創藝有市集」,將部落美學與大眾分享。達瓦蘭族人藉由市集展售作品,不但開拓了另一個收入來源,也能透過創作傳達自己的生命故事。

達瓦蘭的藝術家如撒古流及伊誕‧巴瓦瓦隆(Etan Pavavalung)、峨塞‧達給伐歷得等人,也為市集規劃了文學、平面創作、雕刻等多元類別的展覽。這個活動也希望籌募重建基金,並找尋部落自足經濟產業發展的可能。風災過後,原漢共同造訪秋月的店,動機雖有不同,卻因為市集而有了交流的可能。

餐畢,聽著秋月談她對這家店的理想、對風刮地和達瓦蘭的期待,風災雖然帶來眼前的困境,但希望也在另一頭等著部落去發掘。來到風刮地秋月的店,除了大啖美食、細看原民藝術之外,也別忘了臨走前去上個洗手間,相信我,你不會後悔。

相關網站:

「風吹達瓦蘭更堅強-部落創藝有市集」相關資訊, 請點選這裡 [6]

達瓦蘭部落 部落希望 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tavaran

大社村 達瓦蘭部落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sos88799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