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大橋動工、道路搶通─災難遠離?!

本文摘要:除了災前開工的六龜及災後近半年動土的新發大橋,其他的斷橋音訊藐藐,就連省道台27線的道路也只是在停留在搶通後的情況,不到10公尺寬的路旁堆著高逾二層樓鬆軟土石,接下來的雨季是否將再度釀災?( 圖/ 宋金山。新的新發大橋示意圖(翻拍自工程單位提供說明書) )

新發大橋動工、道路搶通─災難遠離?!

2010年的1月27日 的簽約與動工典禮,讓連接六龜、荖濃的新發大橋開啟了舊地新橋的再造工程。然而這可不是政府建造的,它是由交通部委託中鋼設計與施工蓋的橋,至於為何要請中鋼?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次災害中大部份的鋼筋混凝土的橋全斷了(新發、新開、大津、三合…等),只有由中鋼先前所建連接六龜育幼院與六龜的鋼構東溪大橋是安全的,所以面對後續可能再發生的災難,當然就該由中鋼來建橋才是品質保證、也才能讓六龜災區的民眾對長期以來生活所需的橋有安全的信心。

image
新的新發大橋示意圖(翻拍自工程單位提供說明書)

新的新發大橋以原地重建為原則,整體工程總長度為712公尺 ,橋體長度為465公尺 ,引道長度為247公尺 ,橋面寬度為12公尺 。位於台27線省道3K+480公尺 處,是六龜與南橫公路之連接要道。

而依據工程單位提供之資料得知橋樑設計為求考慮最佳設計及最短工期,主橋樑採用雙跨度桁架式港鋼結構橋設計,主橋長度300公尺 ,設計跨度為150公尺 ,在河道寬度達190公尺 的荖濃溪河面為免於河道淤積及土石流或漂流木之撞擊影響,將僅有一支直徑7公尺 外覆鋼板的圓型鋼筋混凝土橋墩,且橋墩基礎之沉箱則為直徑10公尺 並深入地底岩盤深度達22公尺 。

image
自新開斷橋俯瞰新發大橋現況

然而新橋工程即使已簽約、動工,但工期還是得到民國100年才能完工,雖說有了開始也帶給民眾新的希望,只是面對緊接而來的雨季及汛期,工程或許只是延誤,但現有的替代道路及便橋是否能讓民眾免於行不得之苦呢?

隨著政府對道路交通的搶修處理,暫時性的替代道路 ─ 便道也把民眾行的問題有了暫時性的解決,雖說路面與河川同高、又有彎曲如九彎十八轉、更有高低如雲霄飛車之刺激,但總是讓災區民眾有了對外聯絡的路跟橋,不再是孤伶伶與世隔絕的聚落及外界關心者能夠有了更實質的接觸,更讓旅外的遊子終於可以回家以安定焦慮不安的心,對於這樣的重建工程是政府應當首先該作的,它不值得給予掌聲,但可以給予認同。

只是除了災前開工的六龜及在災後近半年動土的新發大橋之外,其他的斷橋卻是音訊藐藐,就連省道台27線的道路也只是在停留在搶通後的情況,不到10公尺 寬的路旁堆著高逾二層樓的鬆軟土石,用輕鬆的來看可以說走在土石流見證的大峽谷,但真正的問題是接下來的雨季又當如何,是否要讓災難再現才會改善嗎?!

image
省道台27線過三合橋後道路現況(兩旁是莫拉克留下的土石堆)

(作者為旗美社大六龜駐點專員,本文轉載自「旗美社大部落格」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