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禮納里部落(24)大社村民組成「自然農法」產銷班,對未來寄予厚望

遷居到禮納里永久屋的大社村民,至今仍有許多人回到原鄉耕作,過著山上山下兩頭跑的生活,油費成為重大經濟負擔,但族人不改其志。近日,十多戶農戶準備一起成立產銷班,希望藉由共同生產,讓過去自給自足的農耕方式,附加更多經濟價值。他們將產銷班定位為「自然農法農特產」,繼續以不施農藥、化肥的傳統農法,種植紅藜、南瓜等作物。除了可以延續過去耕作的習慣,也盼以原鄉傳統作物,作為產銷班的特色。大家對這一新的嘗試寄予厚望。

回鄉務農,油費、水管都成問題

八八之後,遷居禮納里永久屋的大社村民,仍不改過去生活習慣,常常回到山上耕作、餵豬餵狗,或到造林地砍草整理,沒有放棄山上的土地。但永久屋離原鄉約一個小時的車程,對大家的生活方式帶來很多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油費暴增,「一趟油費幾百塊,每次看到那個油表,一格一格的往下掉。」「老人津貼一個月三千五,一下子就沒啦!」

搬到禮納里,「一睜眼就是花錢」的生活,加上往返油費,形成不小的經濟壓力,但多數的族人仍常常這樣山上山下的來回跑。村民陳友明說,這是因為待在永久屋實在沒有事情做,「沒有辦法啊,不然我在這裡要做什麼?」他表示,雖然政府也有分配永久屋基地的閒置土地讓居民使用,但那個地實在太小了,「我在那邊摸兩天、三天,就沒有事情可以做了,倒不如還是回去。」

「很多老人家,七十歲以上的,不會開車,只好等到有便車的、有人載他,才上去。像我們這樣還可以開車的,就常常上去。」

除了油費形成負擔,灌溉用水也是問題。八八之後,很多農田水管遭沖毀,水源地也要重新接管,這些都需要經費,但政府目前可以提供的補助有限。大社村拉瓦爾協會理事長巴進義表示,之前因為獲得一筆公益彩券的經費協助,購買了約四萬五千元的水管,但畢竟僧多粥少。巴進義苦笑說:「以十五個農戶來計算的話,一戶大概可以分到三十五支。」顯然是遠遠不足。

對於水管問題,目前多數族人各自想辦法。也有十幾戶有意願的農戶,決定共同成立產銷班,希望透過共同產銷,讓過去自給自足生產的作物,能夠多一點的經濟價值。產銷班成立後,盼能透多產銷班名義申請經費,解決灌溉用水的問題。

1 [1]

禮納里永久屋的閒置空間分配給居民當耕作地。每人可分得數公尺見方,以石頭堆出邊界。

成立產銷班:現在不比山上,希望土地有更多經濟價值

日前(1/24)在大社村,有意願共同成立產銷班的十六戶農戶,召開了籌備會議。參與的成員多半是老人家,但也有少數的年輕人。眾人熱烈討論各種籌備工作,對未來產銷班的成立寄予厚望。

年輕族人劉克表示,他是退伍軍人,一年多前回到部落,繼承父親的土地後,也希望使用這片土地繼續學習耕作。會議中,農戶們也討論,要將產銷班的生產定位在「自然農法農特產」,繼續以不施農藥、化肥的傳統農法,種植紅藜、生薑、南瓜、野菜等作物。除了可以延續過去耕作的習慣,也能以原鄉傳統作物,作為產銷班的特色。

劉克表示,老人家所說的這些作物,過去都是種來自己吃的,自給自足,但搬下山之後,各項的開銷都增加,也希望讓耕作有更多經濟價值。「以前就是自己種、自己吃,要吃要拿隨時都有。現在不比山上,會希望土地能有多一點經濟價值。」

相較八八災後,規定入住永久屋者不得回原鄉、永久屋周邊未規劃耕地,引發居民對生活問題的疑慮。這次大社村籌組產銷班,公部門的態度似也有所轉變。前來協助產銷班的三地門鄉公所觀光課承辦人員余秀琴指出,在她多次參與的公部門產業會議上,發現行政院重建會相當鼓勵永久屋基地成立自己的產銷班。她表示,重建會也知道永久屋基地周邊土地不足,難以耕作,所以也鼓勵族人回到山上耕作,再把農產品帶下山來,放在永久屋銷售。

大社村在搬遷到永久屋之後,族人過往與土地的聯繫、生活方式沒有輕易改變,卻又同時面對迢遠的回鄉之路、以及更沉重的經濟負擔。在這樣的環境下,部分族人也希望過往自給自足的耕作方式,能夠附加更多經濟價值。對於過去從未成立過產銷班的大社村而言,這是一次很不一樣的嘗試。農戶們也希望藉由共同產銷,有機會販售自己的農產品,推廣傳統作物。

身為牧者的大社村民林德富,在會議的最後帶領大家禱告。他表示,「雖然一開始的道路是這麼的困難,但是我們要開始努力去做。也希望將來如果成功,我們不是為自己,也可以吸引更多族人、甚至年輕人來加入。」

2 [2]

山上的農田,族人耕作不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