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長治百合部落(46)從不同部落遷到永久屋的居民,是否可能單獨成村?

莫拉克風災之後,屏東縣對於入住永久屋的居民,採「原居地行政權延伸」的概念,意即,雖然永久屋基地位於長治鄉,但來自霧台、三地門鄉的居民,門牌上寫的依然是原來的鄉、村。行政權的延伸讓居民在下山之後,還能保有原鄉的村民身分,但有部分從山上遷下來的部落居民,卻希望能夠在這裡單獨成一個新的村落,展開真正的新生活。

目前有這樣想法的居民,是來自三地門鄉德文、達來兩村遷入長治百合永久屋的61戶居民,與他們共居於此的,另有來自霧台鄉約兩百戶的居民。整個達文與達來村的居民遷入山下的並不多,除了這61戶外,還有不少居民仍留在山上。

這61戶居民希望能夠脫離原本的德文與達來村,單獨成立「三地門鄉的第11個村」,主要的原因是搬下山後,原有的行政體系必須從山上延伸至山下,但許多資訊與訊息,往往都沒辦法即時掌握,來自德文相助巷的杜鳳嬌就直言,「我們在這裡,就卡在中間,有資訊我們都比較不清楚,如果能多一個村,我覺得這樣比較好,不要再被冷落、被遺忘。」但她也表示,成為三地門第11村之後,雖然可能福利、資訊會變多,「但是大家現在心都還不定,也不知道會不會成立了新的村會比較好。」

IMG_6467 [1]

希望單獨成村,比較可以有被照顧的感覺

杜鳳嬌提到,自己的戶籍已經遷到永久屋中,記者實地走訪住在長治百合的三地門鄉居民,的確不少居民都已經將戶籍遷至永久屋裡,但也有vuvu感嘆,雖然戶籍遷下山了,「但是感覺活動、喜事辦在這裡沒有意思,因為感覺沒有像在山上了。」

尤鶯鶯與丈夫也將戶籍遷下山,但他們也擔心,「現在還是鄉中有鄉,雖然政府說我們還是可以保持原本的村,但是怎麼知道以後會不會有變化?會不會政府換人之後,就又會說不可以這樣了?」但也有居民提到,成為第11村之後,可能會影響選舉,「為了選舉的利益,我覺得要成為第11個村是比較不可能。」

另一位部落青年則提到,「我覺得我們下來之後,沒有具體得被關心到,我們比較沒有被照顧到的感覺,可能是他們忙不過來,也可能是因為我們下來的都是少數。」這位居民直言,成立第11個村,相較之下可能性較低,因為還有許多細節必須去醞釀,「還有很多複雜的細節啦,可能對頭目也會有影響。」

按照屏東縣屏東縣村(里)鄰編組及調整自治條例 [2],成立一個村,程序上必須先經由公所提出,代表會通過之後再報縣府核定,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表示,成立新的村里屬於地方自治,主導權在於各公所,「但是長治百合這個是屬於行政權的延伸的永久屋基地,如果成立一個新的村,因為永久屋是在長治鄉,這可能會有行政區碰撞的問題,成立新的村o不ok我不敢妄下定論,我問過民政處,民政處那邊也不敢斷言。」

蔡文進也提到,按照上述的條例,村(里)之編組原則中明定,「山區交通不便住戶分散地區,戶數為三百戶。」村(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調整編組:

一、界線有爭議者。
二、區域參差交錯或地形狹長推行自治業務不便者。
三、地方經濟及戶口情形與區域面積不相配合者。
四、區域與天然形勢牴觸過甚,交通困難者。
五、村(里)內戶數稀少或過多,有調整必要者。
六、其他情形特殊者。

蔡文進指出,按照目前德文跟達來的情況,較適用的應是第五點或第六點,但能不能夠據此成立第11村,仍是未知數,依然必須回歸到地方自治的概念上由公所去主導。

下山的三地門居民擔心自己的權益受損,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認為,「這是行政部門的職責,不管居民在什麼地方,本來就應該要去照顧到居民。」雖然照顧居民是行政體系的責任,但對於住在永久屋裡的德文與達來兩村部分居民而言,感受到的卻是資訊不充足、被忽略的孤單感,而在法規中尚無法找出解套的同時,成立第11村,仍有一段漫長的道路得走。

IMG_5523 [3]

搬下山的居民,戶籍上仍是維持的原有的村落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