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蘭嶼,颱風過後(1)重建的變化球

編按:本文為莫拉克記者於天秤颱風後,至蘭嶼進行的採訪調查系列之(1),日後我們將持續關注蘭嶼災後重建情形,系列文章收錄於「201208天秤颱風.蘭嶼」專題中 [1]

────────────────────────────────────────────

天秤颱風兩度襲擊蘭嶼,新聞畫面上大浪摧毀道路、建築後的滿目瘡痍,令人驚心,也引發各界關注。除了民間發起善心捐款,行政院也緊急成立蘭嶼、綠島救災重建小組,並將在兩島投注四億元龐大經費,進行重建。

天秤過後,兩周之間,島上港口、機場已可通行,港口迎接遊客的租借機車重新營業,加油站也從台灣島上緊急調來二手設備,運作如昔。外來的眼睛,一時之間幾乎看不出受災的痕跡。許多民宿、商家也認為,新聞報導災情太嚴重,導致遊客卻步,影響生計。只有道路兩側清出的土方、正在修繕的建築、路邊被風浪摧折後打撈上岸的漁船,仍暗示重建才剛剛起步。

島上的居民,又是如何面對這次天災?將如何看待接下來的重建呢?

鄉公所:「天秤也給蘭嶼一個機會」

行政院成立蘭嶼、綠島救災重建小組,在八月底、九月初陸續與鄉公所、地方團體開會,討論重建。面對中央將在兩島挹注四億元的龐大經費,蘭嶼鄉公所秘書黃正德表示,大多數應會用在硬體改善上,並以道路、水保工程為主。

「我們蘭嶼的道路被忽略三十年了,很多坑洞,早就該改善了,甚至也可以做成生態廊道。還有一些地方,從以前下雨土石就很容易流到道路上,應該可以做一些水保措施。」黃正德認為,蘭嶼地處偏荒,行政架構下十分弱勢,許多硬體建設三十年來沒有改善過,也許可以藉由這次重建一併處理,「天秤也給蘭嶼一個機會。」中央的重建經費,盼能用於硬體建設。

黃正德也提及,一些民間機構如國泰人壽,則有興趣到島上進行「心靈重建」。

不過,天秤颱風不僅帶來公路等設施的毀損,居民賴以為生的漁船和農田也蒙受損失。因島上自成一格的歷史、生活背景,這些農田、漁船都不在國家法律中的補助範圍之內,多數損失必須自行吸收,未來可能持續影響居民的生活。

對此,黃正德表示,公所另外有對民間募款,等到募款結束之後,再來與島上各組織開會,討論設法以善款補貼農、漁損失。只是現在募款尚未結束,討論也還沒開始。

天秤颱風過境將滿一月,對島上居民生活的影響已逐漸顯露。受訪族人不約而同表示:「公路、加油站這些都是公家的,公家自然有錢去處理,雖然很嚴重,但不是問題。我們蘭嶼的命脈,一個是農,一個是漁,這些民生的問題誰來管?」

1 [2]

公共建設已大致復甦的蘭嶼。

「地沒有了,之後的一年他們會很辛苦」

傳道人王榮基是朗島村民,他指出,島上仍有許多過著自耕自食、傳統生活的老人家。這次颱風,農地遭土石流覆沒、水管被沖毀,而這些老人家多數對於自己的處境不願多做表達,卻是必須持續關注的對象。

朗島村附近、環島公路一側,大塊石頭與鐵絲網築成圍牆,騎車從公路經過的遊客很少注意,牆內就是朗島人每天都會來看顧的農田。

王榮基解釋,圍牆是動員全村一起築成,為了避免島上隨處走動的山羊會進去大嚼作物。圍牆之內,每塊田地之間自有土壟和植物區隔出家族與家族的分界。朗島村多數老人家在這裡種植日常主食芋頭、地瓜,另有果樹、甘蔗、西瓜、甜瓜等,錯落有致,幾乎是很多人一半的糧食來源。但如今許多農地已經被土石流覆蓋。「過去我們只有發生大海浪,從來沒有土石流,這次雨量真的太大了!」

2 [3]

朗島村的農田,被大雨帶來的土石流覆蓋。這些土地是居民世代耕作之地,卻沒有法律上的土地所有權。

 

 

土石橫流覆蓋了居民的田園心血,影響生計,也挫折老人家的內心。王榮基說,儘管近年來發展觀光、年輕人適應現代化生活,但許多老人家,仍靠著自己的一方田地自耕自食,「像我們村很多老人家是沒有冰箱的,明天要吃的地瓜,今天就去田裡拿。沒有了這塊地,他們之後的一年會過得很辛苦。」

而這些損失都是世代耕作的土地,除了生計,在心緒上也是很沉重的打擊。王榮基說:「上教會就看得很清楚,平常作禮拜的坐在前面,會唱歌開玩笑的,怎麼現在都坐在後面,都不講話了?這很明顯。」

雖然族人有家族互相關懷照顧的機制,不至於讓這些農田損失的老人家一無依傍,但王榮基也指出,很多老人家不願多談自己受苦的處境,仍需要細心的工作者持續關注。

而不論農田遭坍方流失、土石覆蓋的,或者近海的田地被大浪沖毀,或者農地還在,灌溉水管卻已經流失,幾乎都不在農損補償之列,最終仍靠村民自己想辦法。「因為我們的很多土地沒有編號。雖然這裡是世世代代他們耕作的地方,但是沒有編地號、也沒有所有權。」

農田、灌溉水管雖是島上民生基礎,但不在合法補償之列,重建上的經濟負擔只能由居民自己想辦法。與此情況相同的,還有另一項維生基礎——漁船的毀損。

3 [4]

儘管發展觀光、現代化的島上,在一方田地裡彎腰,仍是許多老人家的日常生活。失去田地在生計和心靈上都是打擊。

漁船多數無船牌,損失自行吸收

達悟人靠海為生,許多人家中都有船,泊在港灣,這次天秤颱風,幾乎半數被大浪捲走。族人說:「從來沒看過這麼大的浪,簡直是一個小海嘯。」但他們也指出,漁船受損,天秤颱風不是第一次,只是致災更嚴重。相同的是,每次損失都是漁民自行吸收。

紅頭村的周于添是島上擁有機動船的年輕人之一,他表示,沒有公部門會幫忙打撈漁船,他們幾個年輕人一起靠著浮筒和人力「游泳」,義務幫族人打撈毀壞的漁船。根據他們的打撈,估計泊在港灣的一百多艘的船隻,有四十多艘被摧毀,「我們這幾天都在幫忙撈船,還有十幾艘不知道漂到哪裡,根本找不到。」

而撈上來的船隻,經風浪摧殘、海水浸泡,大部分也都不勘使用。很多人身上還背著買船的貸款,這些損失也都是自行吸收。「像我這艘船大概一百多萬,還有二十八萬(貸款)沒還完。」

船隻是重要維生工具,損失動輒數十萬到上百萬,卻無法由公部門協助,原因在於島上的船隻,多數沒有「合法」牌照。漁船受損的東清村民張海嶼解釋:「這個不能用法律的去看,因為我們的生活環境就不允許我們有牌啊。我去哪裡考照?我考一張照又花這麼多錢,哪裡來這些錢?我們捕魚只是自己吃的。」

達悟族人依海維生,過去靠著拼板舟,現在的青壯年人則有不少會買機動船。但比起台灣島上以營利為業的漁船,居民的機動船出海捕魚,仍是以滿足自家人、家族所需為主,一張船牌動輒十多萬到三十多萬,大部分族人經濟無法負擔,不會去申請牌照。也因此,在公部門而言,這些船並不「合法」,無法提供補助,損失只能自付。

周于添苦笑表示,他撈上來的船隻恐怕沒辦法修了,近期只能幫人修船,賺一點錢,再慢慢的修修看。如果修不好,是不是得花大錢買新船?他沒有回應,只嘆說:「這個船,養好多人耶!自己家的、家族的,還有親家的……」

周于添家裡也經營餐廳、民宿,他也指出,雪上加霜的是,這次蘭嶼災情被報導得相當嚴重,導致遊客取消行程,明明是旺季,生意卻異常冷清。「應該說我們雖然嚴重,但是我們也恢復得很快…….你看如果觀光客有來,在這種時候起碼能夠補貼一點我們的生活。」

4 [5]

上百萬的漁船遭風浪捲走,族人自己打撈、自己修。修不好的運到台灣當廢鐵變賣,身上還背負著未償還完的貸款。

重建的變化球?

行經蘭嶼,與新聞畫面中道路毀損、建築物夷平的慘況已大不相同。港口、機場、公路等交通迅速恢復,租借機車的遊客們在加油站排隊加油。許多民宿業者也表示,災情在電視上強力播放,導致許多遊客退宿。一位漁人村民宿業者說:「以前旺季可以到十月,現在差不多八月底我們生意就開始一直往下掉。」他們希望外界看見的,是蘭嶼已經迅速恢復的活力。

就在同一村莊,一位老人家正坐在海邊涼台納涼,他對記者說,他的地瓜田被海浪沖毀,暫時靠撿鐵維生,換取一點微薄的現金。那麼撿鐵撿完了改怎麼辦?老人家只笑笑說:「之後再想想吧。」沒有給予回答。

而擔任島上居民與中央政府橋梁的鄉公所則認為天秤重建不失為一個契機,改善蘭嶼落後數十年的公共建設。

面對外界善心的捐贈、關注,與公部門投入的龐大重建資源,與島上紛陳的意見,蘭嶼的重建之路,還未浮顯出輪廓。一位族人語重心長的說,目前最希望的是,公部門在製訂任何政策前,一定要公開、充分與島上居民討論。

「我們最怕他們關起門來討論,要執行時到居民身上的時候,大家很多意見,都不知道(有這個決策),才發現他們已經討論了很久。」

「那政策就會像一個變化球,過來時好像是這樣,但是到了面前,方向就偏掉了。」(系列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