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繼避難屋被判違建,大武部落打造自己回家的路

本文摘要:大武部落除了繼續努力找地蓋中繼避難屋,居民也努力想辦法「回家」,610之後,不少居民汽機車遭到掩埋,留在營區的居民掛念山上的作物、牲口,設法回到山上的居民,則煩惱著要如何自己搭竹橋、蓋流籠,彭玉花說,「只要能有橋,我們要用走的走到霧台也沒有關係!」 ( 圖/ 大武部落。大武居民自行搭橋過河。 )

中繼避難屋被判違建,大武部落打造自己回家的路

雖不願離鄉,但無奈又因豪雨撤離

屏東縣霧台鄉大武村是魯凱族的聚落,魯凱語的村落名稱是Labuwan,有「原本就在這裡」、「原始就有的」之含意,部落內又可分為東川、小山兩個區域。霧台鄉的八個村落都是魯凱族語系,但特別的是,大武村的口音、部分祭典、神話都與其他七個部落不盡相同,大武村長彭玉花說,「霧台鄉只有我們跟其他七的部落的口音不一樣,只有我們是大武系。」

莫拉克風災後,大武部落的居民從山上撤離到山下,進入屏東榮家安置階段,部落聽聞了重建條例通過、政府提出永久屋政策等消息之後,彭玉花說,在當時,部落也召開了會議,討論部落的下一步「那個時候我們大武村就決議我們不要遷村,老人家也說不要遷下去。」

但在災時,大武村內有三戶民宅遭到掩埋,部落內部不斷努力,希望部落居民能夠一起留在原鄉,「那個時候我們有請紅十字會、中央、縣府都有上去看,他們說不符合自力造屋的條件,那那三戶裡面有兩戶家裡有重症臥床的病人,我們努力過,真的沒有辦法,所以就有三戶到永久屋去了。」彭玉花說

經歷過莫拉克風災,大武部落與其他莫拉克災區一樣,橫亙在眼前的難題便是脆弱的道路,從莫拉克到泰利,大雨造成部落內的河道不斷下切,泥沙已淤積了兩三層樓高。大武村雖在八八風災時被戡定是安全區域,但聯外道路易因雨而中斷,使得部落成為孤島,因此,610豪大雨後,部落再度被撤離到隘寮營區安置。

原先中繼避難屋被判違建,面臨拆除命運

「我們大武在4月份路就斷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吊橋。」彭玉花道出了大武目前的急迫需求,自今年四月便沒有路的部分,從東川往小山、霧台到大武之間都需要有簡易的橋梁來恢復道路的暢通,但因天候等因素,工程遲遲無法完成,部落居民只好自己想辦法搭竹橋、做流籠,彭玉花直言,「我們希望他們能作吊橋或者流籠,我們都已經要死掉了,他們的預算才進來,但是他們又說不能自己做流籠跟吊橋,坐我們總不能因為工程的關係一直在外面流浪吧!部落都要荒涼了。」

彭玉花敘述,這次撤離下山,有些部落長輩相當生氣,「他們生氣的跟我說,村長你跟我們說,我們就努力種小米、種作物,讓部落慢慢的往前走,現在我們好不容易有成果了,卻要撤離下山,這樣這些好不容易照顧到現在的作物怎麼辦?」

IMG_7161
610豪大雨之後,大武部落的居民自行搭設便橋渡河(圖/大武部落提供)

在營區的安置,三餐都有人負責烹煮,但卻可能造成部落逐漸失去凝聚力,「我們在中繼避難屋,是像家的形式一戶一棟,就跟我們在部落一樣,每天中午大家一起吃飯,一道菜、兩道菜我們就可以一起吃了,我在營區就會直接跟我們的村民講,為什麼一道要三道菜五道菜?在山上就是一個湯一個飯也可以吃啊!在營區裡面要打掃大家會斤斤計較,可是你掃你自己的家,你會計較嗎?」

彭玉花所說的中繼避難屋,位於瑪家鄉三和村,莫拉克災後由霧台愛鄉協會、謝英俊建築師、世界展望會等團體的奔走協助下成型,共有20棟主體建築,希望能夠提供霧台鄉的居民能有中繼安置的處所,目前有18棟是大武居民居住。

但日前,三和的中繼避難屋因為未合法等因素,收到縣府公文通知表示中繼避難屋屬於違建,將要進行拆除的作業,但緊接著610大豪雨、泰利、谷超等颱風等天候因素,使得中繼避難屋的需要性更加凸顯,彭玉花表示,「我們有跟縣政府陳情,因為我們的合約(與地主)到今年12月,副縣長、原民處的處長、副處長是有口頭答覆我們說可以暫緩拆除。」

IMG_2963
三和中繼避難屋

繼續尋找新的避難屋場所,提供部落公共服務

正因考慮到汛期時,部落撤離至營區可能對部落造成的負面影響,大武村積極尋找新的地點興建避難屋,彭玉花說,部落共有44戶居民集資,希望能找到適合的土地,若找到適合的地點,不但可成為大武村在汛期時的短期安置地點,在部落的規劃中,這個新的避難處所也有公共空間,提供部落會議、活動的需求。

「我們部落不像其他原鄉有經濟作物,所以很多族人都是在林班工作,或者打零工、做清潔工,在山下的族人很多,但是大家都會在周休的時候回到山上,其實在風災之前,我們就想過要在山下蓋一個公共空間,因為不是每一個在山下工作的人都有能力繳房租、還有小孩子讀書的花費,當時規畫這個公共空間,就是想要平地的族人有一個喘息的空間,

八八之後,才有了中繼避難的這個想法也放進來,我們也想過,這個中繼避難屋跟公共空間也可以成為我們的手工藝窗口,我們的文化元素保留在原鄉,但是跟山下的聯繫也不會斷掉,族人因為環境的因素所以到平地工作,有了一個公共空間,我們的文化就可以延續到平地。」

IMG_2965
位於三和的中繼避難屋裡設有全天的母語托育班,這裡即將被拆除,大武居民正積極尋找適合的土地,再將中繼避難屋、托育班蓋回來

從原鄉延伸到平地,設法延續部落

部落從原鄉延伸到平地,彭玉花坦言,最怕的就是到了平地之後文化被稀釋,在部落的規畫之中,未來的中繼避難屋也會有托育班,「我們自己的人自己照顧,還可以自己種種菜,像在山上一樣,大家一起集資買地,土地是自己的,也比較踏實、有真實感。我們能寧可山上山下辛苦一點,也不要在山下隨波逐流。」

除了與部落居民共同努力爭取時間、找適合的地點購地蓋中繼避難屋,大武居民也必須努力想辦法「回家」,610之後,部落不少居民的汽機車遭到掩埋,留在營區的居民掛念山上的作物、牲口,設法回到山上的居民,則煩惱著要如何自己搭竹橋、蓋流籠,彭玉花說,「只要能有橋,我們要用走的走到霧台也沒有關係!我們最怕和時間賽跑,所以急著把這些事情做好。」

IMG_7183

(部落自己搭橋渡河圖/大武部落提供)

IMG_7165
(圖/大武部落提供)

5 回應 to “中繼避難屋被判違建,大武部落打造自己回家的路”

  1. 藍保 說:

    我們是山林的一份子,當山林需要我們的時候,不能因為這樣就放棄它不管,祖靈 在家鄉等著我們,祖靈 會陪著我們一起努力的過著屬於自已的生活,他們(官爺們)不懂山、林的語言,但是我們懂,只要我們堅持…有一天,時間會幫我們證明這一切,這條路回家的路一定很辛苦,但會很甘甜的,這條路會流很多汗,但是會感覺到山谷中吹來的風是多麼的清涼,回家的路你、妳不獨單,因為有我、有你、還有在山上等我們的老人家,走 一起 回家。

  2. avia 說:

    大武村長彭玉花小姐
    我是那瑪夏區達卡努瓦里長.在2012/7/3參加行政院重建會議.聆聽妳陳述部落的防救災工作.覺得妳是值得敬佩的村長.能夠以睿智的頭腦指揮部落一切事務.可敬可敬………加油.

  3. 蕭愛蓮 說:

    台灣原住民是了不起的族群

  4. San Desh 說:

    不要把〝很麻煩〞、〝有困難〞、〝不想做〞、〝不可能〞掛在嘴邊 !

    覺醒吧 ! 過去生活在恐懼中,是該停止的時候了 !

    咱要當自己的主人 !!!

    覺 醒 吧 !!!!!
    哈哈哈哈哈 ~~~~~~~~~~
    回歸自然 “O”生活 ! 做 自己 !
    歡迎到我們的社區來看看 !
    一個回歸自然,活在冒險中的社區。
    http://www.greencommune.tw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