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向小人物致敬(1)重新認識林邊的鄭婉阡

編按:林邊火車站因鐵路高架化工程使得舊火車站走入歷史,原址的空間已邀請藝術家梁任宏進行裝置藝術的設計,梁任宏以「歸魚」為主題,其創作發想有感於災後在林邊仍有許多小人物願意回到故鄉繼續奮鬥,堅持在故鄉的土地上打拼,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與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合作,將陸續刊登小人物的故事,此為系列之一。

─────────────────────────────────────────────────────────

鄭婉阡,出生後四個月便跟著父母定居於佳冬,直到結束婚姻後,她回到林邊,「以前我做過抓魚、在山上噴芒果的農藥,離婚之後我回到林邊,幫人家送便當、整理房子,有一次打掃教會的時候,他們說文史(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這邊缺打掃的人,問我要不要過去那邊作。」在文史協會裡負責打掃的她,將協會出刊的一百多期月刊細細讀過,鄭婉阡說,自己是從月刊裡重新認識林邊。

IMG_1929 [1]
社造員鄭婉阡

災後,政府提出自主重建方案,協會詢問鄭婉阡是否由意願擔任營造員,讓鄭婉阡有更多的機會認識林邊,也從此踏上了社造的旅途,「我只有高中學歷,但是我有熱情跟韌性,我不敢說我永遠都會走社造這條路,但我希望能夠創造不一樣的價值。」她笑說,自己什麼都不懂,就像是一個全新的人,用全新的方法與社區互動、與協會成員互動。

談起「歸魚」的活動,鄭婉阡提到,林邊鄉在災後一直有一群人繼續在這裡打拚的,她細數,在放索,有一對兄弟為了協助父親重建因風災受損的魚塭,這對學生態、生物科技的兄弟將低耗能養殖系統帶回林邊,幫父親復養漁塭,「他們開始把科學化、數據觀點、量化的數據帶進來,也把生技養殖、生態的觀念帶了回來,過去魚塭的基本電費就是八百元,每個月光是電費的開銷就要八九千塊,現在可以省下一半,比過去省了很多。」

另外,林邊鄉至今並無通過吉園圃認證的蓮霧園,「雖然大家都知道林邊的黑珍珠蓮霧很有名,但是在消費者的購買觀念逐漸轉變之後,消費者會愈來愈重視安全認證的東西」鄭婉阡說著,她提到,在協會成員鄭信盛以及長期從事果菜經銷的鄉民陳呈祥的發起下,成立了產銷46班,希望能夠使產業有所轉變。

「我們陸續開了很多課程請老師來教大家觀念,其實在災後有很多年輕人回來種田,可能是因為失業或是其他原因在外面沒辦法生活了,所以回來,但是這些年輕人沒有種田的經驗,或是經驗不足,老人家是以年紀換取經驗,但這些人都還年輕,經驗不夠,可是,他們是最有機會轉型的新生代。」鄭婉阡這麼說。

「還有啊,災後這裡有一攤賣海苔飯捲的夫妻,他們是災後才開始賣飯捲的,每天看他們的生意好像淡淡的,但是他們願意繼續,堅持做下去。又或者像阿義海鮮,他們是兄弟分家之後各自營業,人家都說林邊這邊的海產業快要被東港取代了,但是他們分家之後卻沒有離開林邊到其他地方去經營,而是繼續留在林邊。」

如數家珍般地,鄭婉阡笑著說這些林邊小人物的故事,因為工作而對這塊土地有更深入了解的她,卻也有碰上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環節,「以前沒有讀書,但是現在在協會工作,我要看生態養殖的書、環境的書,不懂的地方我就折頁起來去查,靠自己自學,就像我剛接這個工作,我連要怎麼申請e-mail都不曉得。」

「現在,我們希望可以把在地人也拉進來,大家一起參與,也讓更多人看到林邊。」鄭婉阡這麼說。

水邊人聲(1)大水退去煩惱近
災後的林邊,仍有許多人堅持留在當地,圖為經營家庭美髮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