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就很好─高士部落的巴舒亞生活學苑

本文摘要:高士村地處邊陲,屬於屏東縣尾端的「偏遠地區」,許多居民都認為發展不易。但也有如李文斌般的族人回到部落,透過長期摸索和努力,希 望能夠傳承老人家的生活,也開創「回鄉發展」的機會,邀請更多人認識高士的美好。 ( 圖/ 鄭淳毅。巴舒亞農園帶領遊客體驗高士傳統產業種香菇 )

在地的就很好─高士部落的巴舒亞生活學苑

高士村地處邊陲,位在屏東縣尾端,許多族人認為這樣的偏遠地區,在先天條件上就限制部落對外發展的機會。然而,也有年輕族人看見了「在地的就很好」,部落擁有美好的人情與土地,等待傳承和發揚。十年前返鄉的青年李文斌,利用自己從老人家手中承接過來的土地,經營「巴舒亞生活學苑」、「巴舒亞農園」,種植無農藥的蔬菜、栽培傳統產業香菇、接待遊客體驗在地生活……多方嘗試,一步步找出「回鄉發展」的道路。

如今他也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邀請客人來認識高士的美好,也希望更多族人一起投入部落產業工作。
2
巴舒亞農園一景。

巴舒亞,就是跟老人家學習、傳承的心

李文斌是高士村年輕一輩的族人,在外求學、工作多年,但是他說,童年時期跟著阿公開墾部落高地平台,從小就嚮往可以「當農夫」。約在十年前,他放棄了外面的工作回到部落,開始耕耘從老人家手中傳下來的土地。種菜、養菇、建造傳統型式建築,還重現了一座木炭窯。

他把兩塊土地分別命名為「巴舒亞生活學院」、「巴舒亞農園」,「我一直想做的事就是『巴舒亞(basuyab)』。巴舒亞就是那種跟老人家學習、傳承的心,也可以解釋成一種使命感。以前老人家罵我們的時候都會說:『你到底有沒有巴舒亞的精神啊?!』」

雖然抱著實踐「巴舒亞精神」的心情回部落,但李文斌坦言要在部落生活也不容易,除了經濟上遇到困難,想找出可在部落生根的產業,也充滿挫折,屢敗屢戰。但也有的經驗,讓他感受到老人家對於回部落的年輕人報以熱情。重建炭窯即是一例。

高士村在不同時期發展過不同產業,燒炭產業就曾輝煌一時,因為時代環境變遷走向沒落,隨處可見的炭窯景觀也成為過去。李文斌說,當時在處在挫折和困窘時,動念想一一嘗試以前老人家做過的事情,所以決定重建炭窯,向老人家學習燒炭。

「很奇怪內,我一說要燒木炭,咦,部落很多人都響應!」他說,剛回到部落,長輩們並不理解,只覺得年輕人為什麼要放棄外面做得好好的工作跑回來?但是提到要學習燒炭,老人家都紛紛跳出來,提起自己做炭窯、扛木頭的當年勇,輪番跑到新蓋的炭窯來指指點點。「每天都有人輪流來看,輪流當監工。」李文斌笑說。期間,也不乏熱心的長輩,指點他該怎麼做,不懂的地方,還會幫他去請教村裡更有經驗的老師傅。

搭蓋炭窯、燒木炭、封窯等各種學問,就在老人家們七嘴八舌的指點、拼湊中,一點一滴重現起來。李文斌說,第一次開窯,因為一個疏漏前功盡棄,第二次就成功了。「成功的時候,我把木炭都分給部落的人,主要就是給這些老人家。」

在地的就很好

李文斌除了忙著在自己的土地上學著做炭窯、種香菇等「以前老人家做過的事」之外,也承接造景工程做為經濟來源。他說,曾有老板希望他以在地的傳統素材、工法來打造度假空間,也讓他慢慢發現部落傳統裡就有掘之不盡的寶藏。「那時後慢慢開竅了,想說,不一定要引進外面,在地的就很好。」

如今,他在兩處命名為「巴舒亞」的土地上,搭建傳統形式的建築,開闢出示範田區種植老人家常種的、不施藥的傳統蔬菜,也改良高士過去的傳統香菇產業,以「截枝技術」來生產不用砍斷整棵樹的段木香菇。並進一步與社區發展協會、高士國小合作,帶領遊客走進巴舒亞的土地,參觀他重現的炭窯、傳統型式建築;在生態導覽行程中,一一介紹過去的部落生活裡,如何運用各種在地植物。

高士村地處邊陲,屬於屏東縣尾端的「偏遠地區」,許多居民都認為對外發展不易,要付出更多成本。但也有如李文斌般的族人回到部落,透過長期摸索和努力,希望能夠傳承老人家的生活,也開創「回鄉發展」的機會,邀請更多人認識高士的美好。村長李德福曾說,雖然對外發展受限,但是「我們往自己的部落裡去找。」

1
五月中旬高士村舉辦野牡丹花季,巴舒亞農園也與協會合作,帶領遊客體驗高士傳統產業重香菇。

3
巴舒亞體驗行程一景。

4
參加體驗活動的小朋友在野溪發現螃蟹。

5
體驗行程一景,溪邊的午餐。族人端出簡單的紅藜米飯配上刺蔥醃肉湯,客人們也相當捧場。

一篇回應 to “在地的就很好─高士部落的巴舒亞生活學苑”

  1. 蕭愛蓮 說:

    發展不易造就不落的團結和文化的保存
    實在令噶哈巫族的我非常羨慕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