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云的「永久屋產業重建專款」,是助益還是困擾?

本文摘要:莫拉克之後,永久屋基地獲得「內政部海基會大陸善款指定產業重建專款」,協助產業重建。不過,為期半年的計畫已將屆滿,卻因為行政程序,有的部落至今沒有獲得這份經費,目前所有設備經費都須另行張羅,工資也只能拖欠中。 ( 圖/ 鄭淳毅。中間路復耕田區之一。沒有經費付工資導致人手缺乏,作物只能與雜草共生。 )

不知所云的「永久屋產業重建專款」,是助益還是困擾?

莫拉克之後,永久屋基地獲得「內政部海基會大陸善款指定產業重建專款」,協助產業重建。不過,為期半年的計畫已將屆滿,卻因為行政程序,有的部落至今沒有獲得這份經費,目前所有設備經費都須另行張羅,工資也只能拖欠中。

重建會運用大陸善款協助永久屋基地的「產業重建」,然而執行的方式是否果然發揮了善款捐助的目的,並真正協助了部落?

善款補助產業重建,以永久屋基地為主

該筆「內政部海基會大陸善款指定產業重建專款」,總數兩千多萬,補助對象是各永久屋基地。行政院重建會產業重建處副處長陳德福表示:「我們覺得永久屋基地會比較有困難,因為是一個新的社區嘛。主要的對象是以大型基地為主,像是大愛、禮納里這些。那就是到後來還有剩餘的,分配下來給這些比較小的基地(中間路、高士)。」

在部落得知有這筆「產業重建善款」之初,就有族人指出,以每個基地五十萬元來執行「產業重建」,「大概連人事費都不夠。」不過陳德福也表示,因為是根據餘額分配,才會有「五十萬元」這樣的數目,「雖然不多,希望還是對他們有幫助。」

不料這筆善款拖延日久,至今還未進入部落,讓重建會協助部落產業的美意打折。

中間路部落在今年初復耕陸稻、小米、高粱等傳統作物,當時參與計劃的族人說:「我聽說有這個產銷班的時候,我就跟鄰長說我要做。做長期的,這樣比較好。」透露出若能回鄉耕作,就不用輾轉外地謀生的心願。

如今走進中間路復耕田區,雖然還在耕作中,卻長滿雜草,中間路的鄰長楊秋雄說:「因為現在都沒有人手啊!」楊秋雄表示,經費還沒下來,參與耕作的人至今沒有拿到薪資,影響大家的意願。他說:「我自己也在外面做油漆工,不然靠這個沒辦法(生活)啊。」不僅如此,他指著田區裡的灌溉設備表示,做油漆工領的錢也先拿來墊付這些設施,「只好我先墊,不然沒有辦法灌溉啊!之前我們的陸稻也是因為沒有水,已經全軍覆沒了。」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高士村。高士決定利用該經費飼養放山雞,希望將來搭配部落原有的傳統產業香菇一起行銷。但村長李德福表示,經費一直沒有下來,買雞的錢、設備、飼料,還要僱一個人負責照顧,都是協會另找經費。「之前他們(政府人員)說我們現在只有一百隻,還建議我們養五百隻,問題是沒有錢啊。」

1

高士村放山雞。

行政程序拖延經費

何以善款遲遲無法進入部落?陳德福表示,行政院重建會已把經費撥到各縣政府,這是對善款負責的方式:「因為善款有指定用途,一定要很清楚,所以我們的對口是縣政府,不能說直接放到他們(部落居民)協會,這樣我們會怕有很多成果不符合預期。」

對此,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坦言,善款拖延的原因是行政程序使然。「因為要納入縣府預算。預算已經編好了,這種臨時的經費就必須納入追加預算,這是法定程序。重建會一開始交給縣府辦理,我們就必須這樣做。部落那邊拖到時間,這個我們知道,我們也是覺得很抱歉。」

他也說明,高士的經費審理程序已完成,近期就會撥放。中間路的經費較早申請,目前已撥入鄉公所。中間路族人則說,經費已到公所,但要完成核銷才會進入部落,還要等一段時間。「這個計畫是半年的時間。其實半年快要到了,我們應該要準備成果展了,問題是哪來的成果?」族人苦笑說。

白老鼠的「產業重建」?

重建會運用大陸善款協助永久屋基地的「產業重建」,然而運用規劃與執行方式是否果然發揮了善款捐助的目的,並真正協助了部落?

在部落得知有這筆「產業重建善款」之初,就有族人指出,以每個基地五十萬元來執行「產業重建」,「大概連人事費都不夠。」執行起來,部落仍必須設法籌錢東拼西湊。而該計畫為期半年,如今已將屆滿,卻連經費都沒有下來,也讓執行的部落陷入窘境。族人說:「這個是善款,不是我們在跟你政府要錢,為什麼是用審預算的方式在做?好像把我們當做什麼,很不信任的感覺。」

「如果你說要審核才可以,那你也可以分兩次撥嘛!先撥一部分下來,讓人家做事,審核完了再撥第二部分。可是你什麼錢都沒下來,人家要怎麼做事呢?」

以善款輔助產業重建原是美意,但在執行手法與考慮上卻沒有幫上部落的忙,反而造成困擾。也有族人說:「政府每次這樣做事情,搞得我們好像白老鼠一樣。」

2

中間路復耕田區之一。沒有經費付工資導致人手缺乏,作物只能與雜草共生。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