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並未停止於政策定案的那一刻─高士村的等待與考驗

本文摘要:李德福指出,隨著地滑擴大與每年的頻繁撤離,高士村的避災安置機制備受考驗;而族人對於「遷回舊部落」的期待,最後卻是六七鄰獲得安置,而非全村一同遷村,也逐漸開始討論此一問題,希望未來能全體回到安全的舊部落。 ( 圖/ 鄭淳毅。歷經困難終於興建的高士永久屋,可惜僅有部分居民能遷入。 )

災難並未停止於政策定案的那一刻─高士村的等待與考驗

莫拉克之後,牡丹鄉高士村被判為「原居地不安全」,災象最顯著的第六、七鄰則劃為特定區域,並選定在高士舊部落的平台高地做為永久屋基地,安遷特定區域內居民。從八八當下慌亂撤離安置,前後不過三個月時間,就此底定日後高士村重建的大致面貌。

然而,對於高士村九個鄰、四個部落、數百居民而言,這樣的「重建方向」,決定過程倉促、取得「共識」可議,是否代表全體村民想要的重建?三個月決定重建之路的行政效率,來不及看見風災屆滿三年之後,高士村仍持續面臨地滑加劇、災情擴大、可用建地不足的現實。伴隨特定區域內的族人逐步入住永久屋、重新安頓生活,高士村面臨的重建抉擇與考驗,卻並非落幕,而是剛剛開始。

迅速劃定特定區域,災後三個月確定重建方向

高士村行政區域狹長,沿著200縣道共分布著九個鄰,分為上部落、派出所部落、中部落、下部落四大區塊。早在民國八十年代,高士村民就發現地層滑動、中部落(第五、六、七鄰)逐漸有房屋傾斜裂縫的趨勢,地滑情形不僅令居民憂心居住安危,更突顯高士村長久以建地不足的問題。

高士前村長莊來金回憶,過去高士族人曾擁有廣袤土地,但遭中科院長期占用。莫拉克新聞網在「重返Gade高士遷村之路」報導中指出,2010930日原民會來到部落舉辦「部落安全評估說明會」,居民就向原民會主委孫大川痛陳此一問題。失去曾有的廣袤土地,隨著人口增加,依山而居的高士村建地不足,起意遷回離村子約十五分鐘車程、海拔更高的舊部落。

部落的老人家表示,當初是因為舊部落地勢高,強勁風勢常吹毀茅草屋,取水也不便,才會往下遷徙到現在的高士村。但如今,「現在水可以用抽的,現代的建築有水泥,也可以克服風的問題。」舊部落仍是居民心中最理想的生活領域。

莊來金說:「我們那個時候建地不足,民國85年的時候,遞計畫到省政府,說要在舊部落設立新社區。省政府有公文回應我們,結果86年的時候凍省了。」遷村案一直擱置,直到遇上莫拉克,莊來金說:「八八之後,這就是一個機會。」

2009年11月19日,高士村災情最嚴重的第六、七鄰就完成特定區域的劃設,區域內居民將遷居永久屋,地點就選在居民屬意的舊部落,符合離災不離鄉的原則。對部分高士族人而言,原居地既已在風災毀損不堪居住,選擇在一心想遷回的舊部落重建生活、設立新社區,順水推舟、兩全其美。

時任村長的莊來金表示,把握此一時機,他立刻配合中央「劃定特定區域─遷居永久屋」的政策,取得在勘災中被認為受災最重的六、七鄰住戶的多數共識,劃為特定區域。「當然我是很強硬的劃定,所以有些人可能要罵我。但是我也認為,想要回到舊部落,我幫大家跨出了第一步,我沒有愧對我們祖先、我們族人。」

就此,三個月內決定了九個鄰、數百居民的高士村,大致的重建方向──災象最顯著的第六、七兩鄰劃為特定區域、區內居民不得返回原居地居住、靜候舊部落興建永久屋;區外的其他高士族人則留在原地重建生活,但每年汛期都須配合豪雨颱風警報撤離。

image

部落耆老說,早期族人還居住在gade的時候,由於水田耕地都位於山腳下,所以收割的稻米都必須經由此道由山底背到山頂,所有稱為「穀道」。後來部落遷至山腳,這條「穀道」也成為高士族人六十幾年來與舊部落唯一關聯的臍帶。如今,部落又將沿著穀道重返舊部落。

安置所中的漫長等待

劃定特定區域之後,原居地依規定不可居住,許多房屋龜裂傾斜的居民,也不敢任意回去,而選擇遵照政府安排住在社區發展協會辦公室旁的安置所。然而安置中心生活條件惡劣、沒有隱私空間、衛生條件不佳,莫拉克新聞網報導中描述安置狀況,與居民心聲:

「住在這裡不能呼吸!」和先生、孫子同住的vuvu王百鶴說,「想到這種生活就想哭。」

與此同時,永久屋的選址與動工,卻隨著風災當下政策反覆、行政一片混亂中,顯得一波三折、完工遙遙無期。

災後四個月,當時的高士重建推動委員會發表聲明,指出高士雖劃定特定區域,遷村預定地卻沒有說明被無端否定,文中表示,民間團體的善心援手令居民感激,「惟讓我們感到寒心的是—政府重建工作的緩慢,政策朝令夕改及官員官僚處事心態,給災民無所適從的恐慌。」

「本村部分劃定災區特定區後,在「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前提下,我們選定了(也是唯一選項)KUSKUS番社(高士舊部落)牡丹鄉高士段811、763、764號地,總面積14.3320公頃,以上均為原住民保留地,照理很好處理,以1公頃可蓋40戶來計算面積也足夠,又不背離「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政策,鄉公所、縣政府亦均認同,用電、用水、聯外道路也都設計、發包一切均就緒,該遷村預定地卻無端被中央重建委員會否定,原因為何?不說明也不解釋,這像是負責的政府所應有處事原則?叫災民何去何從?若該筆土地不安全,唯有請國防部軍備局中科院九鵬基地所佔用之土地歸還我們。」(詳見報導想回舊部落—牡丹鄉高士村

最終,高士永久屋在2010年4月動土,但因為當地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增加施工難度,以及民間團體需負擔百分之五十一公共設施經費的條款,帶給援建單位世界展望會龐大經費壓力。預計興建的47戶中,有22戶因經費問題無以為繼,停工多時,直到2011年9月龍山寺捐助之下,高士永久屋第二期才得以繼續興建。

高士永久屋

歷經困難終於興建的高士永久屋,可惜僅有部分居民能遷入。

共識有爭議?遷村不遷村?

2012年初,經歷工程停頓、延宕的高士永久屋終於大致落成。然而,高士重建問題卻沒有隨之落幕。首先是第二期22戶雖然都位在特定區域之內,卻出現與各地永久屋一樣的核配爭議,最後啟動了「集體遷村方案」解決。集體遷村方案大致解決了第六、七鄰永久屋申請戶的核配問題,然而,高士真正的「遷村」議題,才正要展開。

六、七鄰居民安遷之後,高士仍長年面對地滑擴大的窘境,建地不足的現實並沒有解決。現任村長李德福指出,八八之後,高士村地滑情形仍逐年加劇,每年雨季都必須配合撤離。除了災情最嚴重、已獲安置的六、七鄰居民,撤離範圍已經擴及與六七鄰同屬中部落的第五鄰、以及第一、八、九等分屬上部落、下部落的居民。

李德福說:「我就是住第五鄰的。你看我們和六、七鄰明明是同一個部落,地層也是一起的,下面滑動了,我們難道會不滑嗎?結果劃定的時候把我們分開,不知道為什麼。」李德福指出,隨著地滑擴大與每年的頻繁撤離,高士村的避災安置機制備受考驗;而族人對於「遷回舊部落」的期待,最後卻是六七鄰獲得安置,而非全村一同遷村,也逐漸開始討論此一問題。

從災害發生到完成特定區域的劃定,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政府相關部門以極高的效率大致底定高士村重建方向。但高效率決策中不及反應的各種遷村與重建的討論,在永久屋落成之際逐漸發酵。

高士社區營造員黃雅玲,在莫拉克新聞網報導中曾表示:「看到電視上都有人在抗議:『我不要遷村,我要回到我自己的部落』,奇怪了,我的部落怎麼沒有聲音?上面的行政單位下來的時候,跟他們討論一些事情,他們都沒有任何的回應。」

該報導也指出:「當初,在討論畫定特定區域,甚至遷村時,在取得共識的過程卻相當可議,高士村共9個鄰,人口約600人左右,但實際被通知參與會議的人卻只有這受災的六、七鄰的居民,卻決定了部落如此重大的決策。

有官員私下透漏,當時專家認為,除了受災嚴重的六、七鄰之外,其他周圍地區都有明顯的地滑也應列入,但當時的村長卻堅持這樣的「共識」,他們也相當無奈。歷經去年的凡那比、梅姬等颱風的驗證,也證實災害面積逐漸擴大中,反觀當時政府所打出的「快」字訣,勢必未來還需付出相當大的社會成本。」

時任村長的莊來金則認為,莫拉克開啟族人回到舊部落的大門。但他也認為,「雖然是這樣,劃定也不能說隨便劃,還是要以政府認為的不安全的為主。」在特定區域與永久屋政策緊緊相依的情形下,高士「想回舊部落」心願,就如此跨出了第一步。莊來金說:「我也認為,想要回到舊部落,我幫大家跨出了第一步,我沒有愧對我們祖先、我們族人。」

他也提出,舊部落平台上有十多公頃的土地,政府規劃永久屋時只撥出三公傾,剩餘的腹地安遷高士村仍綽綽有餘。「 (民國)100年我在部落做民調的時候,是百分之九十八都願意上去,不願意上去的只是有人擔心她剛蓋好的房子,捨不得而已。那既然也有那個腹地,只要我們一條心,朝向遷村方案(推動)。」

朝向遷村案的推動的想法,與現任村長李德福相同。李德福也認為,舊部落腹地廣闊,足以安置高士全村。面對地滑擴大、建地不足的危機之下,他仍會為了村民日後生活空間考量而努力,持續尋求部落共識以推進遷村大計。

image

高士部落於莫拉克災前,是屏東半島山區少數發展社區營造頗具成效的原鄉部落,部落是否能順利完整遷村,回到舊部落延續命脈,有待時間考驗。( 圖/ 高士社區發展協會提供。高士村婦女的歌舞表演 )

一篇回應 to “災難並未停止於政策定案的那一刻─高士村的等待與考驗”

  1. 孔効平 說:

    高士村的李村長加油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