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重建的不是過去,是未來─民權國小災後新生

本文摘要:建築師參考原民傳統住屋型態,讓教室就像房間,中間寬闊的走道則是客廳,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像家人一樣頻繁且自然。跟國內其他中小學比起來,重建後的民權國小在設計上非常積極地使用潔淨能源,除環保的目的外,主要是考量到防災功能。 ( 圖/ 校舍的設計則是一個有「家」的感覺的大房子。 )

我們重建的不是過去,是未來─民權國小災後新生

編按:協助那瑪夏民權國小重建的台達電基金會,以尊重傳統原民文化的精神,加上專業綠建築能源利用的技術,打造出兼具防災與文化的校園重建設計。以下文章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專案經理撰文,描述校園重建過程與設計思維。
image

圖/那瑪夏民權國小校園最大的亮點-曼陀羅花木構造圖書館。

我的母親在我小時候對我說,「我連你的汗毛長在哪我都知道,我可是你的娘呢哪」,他在講這段話時有種理所當然的豪氣。這兩年與合作夥伴一起重建那瑪夏民權國小,我終於理解了我母親當年那股理所當然的驕傲,還有那叉著手、半瞇著眼的神情。
高雄市那瑪夏區(前高雄縣那瑪夏鄉)的民權國小師生,在八八風災之後失去了他們的校園。當時的高雄縣政府在破碎的原鄉裡,找到一塊海拔800公尺的河階台地,也就是舊部落的原址民權平台上決定重建。在莫拉克颱風過後,台達基金會執行長海英俊第一時間拜訪當時的縣長楊秋興,也確定由台達電子創辦人暨董事長鄭崇華先生個人所捐贈的一億元、台達電子集團與基金會各捐贈的兩億元,都將投入那瑪夏鄉校園的重建工作,基金會重建民權國小的工作就此展開。
這間重建的學校具有多重的設計核心,除了本身教育的功能之外,也是對環境衝擊最少、對生態友善的綠建築,並且融合當地原民文化,若遇上天災還可作為社區的避難中心。我們從原民文化裡找到老祖宗早就知道「敬天」的綠建築精神;從綠建築的能源利用找到防災的可行方式,於是在這設計裡,多重核心協調而不衝突,互補而不爭奪。
校園最大的亮點毫無疑問是曼陀羅花木構造圖書館,這是建築師向原住民祖先智慧致敬的建築作品。部落裡有一種建築的形式稱為男子會所,舊時部落的男子在即將成年時,會住進這會所裡一段時間,由部落長老教導成年後所需的技能,如狩獵等。這種象徵知識傳承功能的建築到了今日,便轉化為具相同意涵的圖書館。這間圖書館除了可培養學生的閱讀文化,未來也可能成為高雄市立圖書館的分館,供整個社區使用。
圖書館仿造原民建築形式採高腳屋的設計,這其實也是「綠建築」的手法,架高的建築不需大興土木,除尊重地貌外,還可以增加建物的通風換氣,從地板的通風口和天窗導入室外地面較涼爽的風,室內就無空調需求。最後一個很重要的綠色設計是建材的選擇,木頭具多重的減碳效益,它本身會固碳,在生產製造過程中所需消耗的能源和其他材料如鋼、混凝土相比也是九牛一毛,而我們這次更進一步使用台灣本地人造林梳伐的柳杉,把運輸上的碳排放都減至最低。

image

校舍的設計則是一個有「家」的感覺的大房子。

校舍的設計則是一個有「家」的感覺的大房子。建築師參考原民傳統住屋型態,讓教室就像房間,中間寬闊的走道則是客廳,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像家人一樣頻繁且自然。為了因應當地準溫帶氣候的環境,屋頂鋪設隔熱岩棉及安裝雙層玻璃,外牆塗上含陶質顆粒的隔熱漆,並設計頂窗,夏天打開則通風,冬天關上即保暖,這些都可以大幅減少空調的使用,達到節能功效。

反正都已經考慮這麼周到,自然不會白白浪費南台灣供應充足的陽光,透過屋頂及牆面大面積的採光設計,照明需求可以大幅降低,照明設備採用T5節能燈管及LED燈,更加減少照明用電。

跟國內其他中小學比起來,重建後的民權國小在設計上非常積極地使用潔淨能源,除環保的目的外,主要是考量到防災功能。18千瓦發電容量的風力發電,10.5千瓦發電容量的太陽能光電裝置,再加上太陽能熱水器,這些設備在颱風季節可補充避難中心的電力需求,平日則可讓師生少依賴化石燃料,節省電費帳單。綜合計算下來,相較於相同規模的校舍,新校舍預估可以達到65%的節能成效,與今年剛取得美國綠建築LEED白金級認證的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有同比例的節能成果,學校預估2012年第二季就可取得台灣最高「鑽石級」的綠建築認證。

image

對一個所有重建設計工作都在北部的團隊來說,社區參與可以帶進在地的觀點,扮演畫龍點睛的效果。民權國小重建除了廣邀當地住民參與工程施作,另外聘請當地的藝術家明有德先生(漢名),使用風災後當地產生的漂流木進行校園原民文化意象創作。藝術家從當地最大人口比例布農族的神話故事著手,兼容並蓄其它各族的神話及傳統,製作多項大型藝術作品。

校舍外牆的其中一幅壁畫述說布農族祖先家園曾遭大洪水侵襲,後幸得螃蟹幫助擊退象徵洪水的巨蟒,並由巨鳥帶來了火種重建家園,神話故事某種程度隱含了此次八八水災的寓意。與校園屋頂設置的太陽能板結合的大型裝置藝術更是一絕,藝術家取布農族神話的起源─太陽,經原木的作品詮釋之後冷冽的高科技產品顯露溫潤的視覺印象。另外,作品中亦帶有溫暖的常民生活情感,校園的置高點水塔,靈感就是取自與當地生活最為息息相關的杵與臼,上面繪有布農族祖先在「木刻畫曆」上註記農耕祭儀時間所使用的一種類似象形文字的圖案,表達對豐收的盼望。

事實上,民權國小重建是我們基金會成立20年來投入資源與規模最大的單一專案,絕計不可能只靠基金會就完成,這要特別感謝我們的設計及工程團隊: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郭英釗建築師,因為他勇於打破疆界與創新的態度,讓這間學校如此不凡;利晉工程鍾鴻裕總經理與工地主管陳俊欽主任,因為他們永不放棄、使命必達的堅持,讓工程在最壓縮的時間克服遠地、交通及人力重重困難仍有優秀的施工品質。我們也要感謝當地的學校、社區與政府,給予我們最高的信任與支持。

我們重建的不是過去 是未來。

【延伸閱讀】

民權國小落成 給孩子一個像家的求學環境》劉瑋婷 4-Feb-12 莫拉克88新聞網
災後新生 綠能校舍落成 那瑪夏民權國小歡喜開學》詹嘉紋 17-Feb-12 環境資訊中心

一篇回應 to “我們重建的不是過去,是未來─民權國小災後新生”

  1. 阿里巴巴 說:

    真希望還在他新新的時候去參觀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