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邊人聲(4)對蓮霧有使命的崎峰甘爸

本文摘要:甘景勻說,崎峰興盛的養殖漁業,確實因為風災而遭受衝擊,「有 些人慘賠幾千萬,有些人真的因為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但這些都已經過去了。」一句「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彷彿道盡了常民生活的樣貌,水車依然轉動。 ( 圖/ 劉瑋婷。崎峰社區發展協會培力員甘景勻 )

水邊人聲(4)對蓮霧有使命的崎峰甘爸

林邊轄內共有十個村落,位於林邊鄉西南方的崎峰村,由於與崎峰相鄰的田厝村地勢較低,若由田厝望向崎峰,可見坡度起伏,因此,崎峰村舊名「崎仔頭」,站在崎峰濕地公園裡,崎峰社區發展協會培力員甘景勻訴說著崎峰的過去。

全村人口一千七百多人的崎峰,與大海僅相隔一道堤防,養殖業興盛的崎峰,同時也盛產黑珍珠蓮霧,但鮮少人知崎峰村也是黑珍珠蓮霧的發源地,甘景勻即為林邊率先種植黑珍珠蓮霧的農民後代,已過花甲之年的甘景勻,年輕一輩的朋友戲稱他「甘爸」,畢業於國立藝專,讀的是大眾傳播,後來進入中船工作,風災前,辭去中船工程師的職務,回到崎峰,甘爸說:「因為我對蓮霧有使命。」

DSC_0008
崎峰社區發展協會培力員甘景勻

甘景勻提到,崎峰地區林、甘為大姓,其中,崎峰甘氏家族的祖先來自於早年跟隨鄭成功來台的甘暉,「甘暉帶著部隊到了台灣,但士兵卻到附近村莊偷了村民的雞,百姓一氣之下告到軍營,甘暉知道此事後,將偷雞的士兵杖打40大板,接著當著居民的面,要求士兵也打他,他說,因為我治軍不嚴,所以你要打我20大板,而且不可以打得比剛剛小力,從那之後,部隊的士兵再也不敢偷百姓的東西了。」談到祖先的這段歷史,甘景勻的臉上有著驕傲,他說明,甘暉的後代除了在崎峰外,「現在台南燒王船的那裡,還有橋頭的甘家,我們都是同個祖先。」

而談起自己對蓮霧的特殊情感,甘爸說,自己的父親就是林邊最早將蓮霧推向商業化的人,「那個時候一天6000斤,一斤20元,在民國68年那個年代,很多種田的人可能一整年的收成都沒有這麼多,我還記得那個時候永和冷凍廠的老闆還特地帶著禮盒要來拜訪我爸爸,希望我們的蓮霧在隔年還能夠讓他運到台北去賣。」

DSC_0020
林邊享譽盛名的黑珍珠蓮霧,正是由崎峰村發展而出

「早期,我們這裡有所謂的父母會,如果會員裡面有人的父母過世,每一個會員會出三斗米、出工幫忙蓋墳墓,我爸爸當時也是成員之一,加上受過教育,懂日文,有人來推廣黑珍珠蓮霧,他們就要推廣的人去找我爸爸,我爸爸先拿了四棵,當時一顆就要50塊錢,那個時候農地的收入才只有一千多塊而已。」

甘景勻接著說,「那個時候也會想,插秧都沒有人吃了,種水果會有人吃嗎?沒想到後來採收之後,發現這個水果很好吃,所以我爸爸又買了四十多棵,就開始慢慢影響身邊的人,種蓮霧的人就愈來愈多。」

當時,甘爸的父親也曾問過甘景勻,想不想在水產養殖興盛的崎峰養價格看俏的魚蝦,「那個時候一分地大概30萬,也有一些高雄人過來買,要買來作魚塭,甚至開價到了70萬,我爸爸問我要不要養,可是他說,中船的工作不能辭,因為台灣沒有三年的好光景。」父親的一席話,讓甘爸決定繼續留在中船,直到風災前,才決定辭去中船的工作,回到故鄉,並在災後接下社區發展協會培力員的工作。

走在社區認養管理的崎峰濕地,甘爸指著賞鳥亭上的茅草,「你看,莫拉克那時候的水就高到把屋頂上面的茅草給弄得『ㄇㄧㄇㄧㄇㄠˋㄇㄠˋ』。」由社區接手管理的濕地公園,一走進步道就可以聽見成群的高翹鴴的叫聲,水面上則可見紅冠水雞、蒼鷺、洋燕、水筆仔等濕地樣貌,「這裡我們都是由志工來負責清潔維護,我們會排班來負責這些工作。」

DSC_0071
賞鳥亭

DSC_0047

DSC_0079

DSC_0041

濕地旁,魚塭裡的水車依然轉動著,與魚塭相對而立的是社區活動中心大門上的「發財號」漁船,甘景勻說,崎峰興盛的養殖漁業,確實因為風災而遭受衝擊,「有些人慘賠幾千萬,有些人真的因為受不了這樣的打擊,但這些都已經過去了。」一句「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彷彿道盡了常民生活的樣貌,水車依然轉動。

DSC_0034

DSC_0089 DSC_0003

路過的村民問:「阿勻啊!恁兜的蓮霧挽完袂?」甘爸答,「差不多了啦!」生活,依然繼續著。

DSC_0010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