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拉克88news.org - https://www.88news.org -

水邊人聲(3)「袋」著走的力量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八八風災後承接林邊鄉生活重建中心,進入當時飽受重創的蓮霧之鄉,基金會企劃陳雅芬回憶,弘道的一名員工是林邊鄉光林村的村民,風災當時便號召社工協助救災,也在救災同時發現林邊地區有不少老人照護需求,因而在重建期間承接生活重建中心。

陳雅芬提到,過去弘道長期關注在老人照護上,「可是其實內政部對生活重建中心也有一個要求,希望我們做到促進就業,坦白說這個對弘道是一個生疏的工作。」於是基金會檢視政府與企業所釋出的職缺,發現多數的工作較適合男性,反觀女性,因為必須承擔公婆、家庭、子女等家務工作,往往都與工作機會失之交臂。

「我們發現那時候林邊有很多媽媽都是在蓮霧園裡打零工,但是蓮霧園都因為風災受損,她們也就因為這樣沒有工作。」陳雅芬說,在當時生活重建中心決定將「促進就業」的重心著眼於婦女,發現許多婦女都會踩縫紉車,去年1月,在當地成立縫紉班。

敏秀 麗惠 雯守 [1]
裁縫教室裡的媽媽們(圖/弘道基金會)

40多歲的鍾雯守,需同時照顧三名子女以及公婆,經濟上屬弱勢的她,依靠的是蓮霧園打零工的收入,在弘道成立縫紉班後,不會踩縫紉車的雯守也想加入,於是雯守進縫紉班之初的工作,是負責將布料裁縫至適當大小。陳雅芬說:「她不會踩縫紉車,有的時候我們這些媽媽他們會到重建中心樓下的縫紉教室工作,她就會在那邊看別的媽媽做,然後問她們:『這個怎麼車?你可以教我嗎?』後來,雯守就這樣慢慢學會踩車子。」

弘道縫紉班是採以件計酬的方式,一項售價20元的環保袋,媽媽們完成一件便可有9塊錢的收入,去年一共生產了12000個,今年則有16000個環保袋完成,「可是這都還只是提供給我們有另一個連續舉辦多年的阿公阿嬤健康活力秀的需求。」陳雅芬表示,其他的完成品則仍須要打開通路對外銷售,手藝精細的媽媽們同時也負責弘道制服縫製的工作。

IMG_6258 [2] IMG_6260 [3]
媽媽們製作的環保袋是由回收的布旗裁縫而成,由於裁切角度與布旗花色不一,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

另一位縫紉班媽媽─敏秀,平時必須照顧患有腦性麻痺的兒子,除此之外就是在蓮霧園工作,災後,頓收蓮霧園的收入,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照顧小孩與打線上遊戲中度過,陳雅芬說,「她的先生就鼓勵她來參加縫紉班,希望她經年累月的壓力與心情能夠得到紓解。」

敏秀 [4]
正在製作防潑水包的敏秀(圖/弘道基金會)

加入縫紉班後的敏秀,曾對陳雅芬直言:「我喜歡來這裡,這裡讓我覺得心情快活。」陳雅芬回憶,從未想過這項工作也能夠對婦女們產生心理支持的效果,而下一階段的縫紉班媽媽們,則將由環保袋、購物包中的力量,繼續往前走,預計將在未來推出子母零錢包,也希望外界能夠看到他們「袋」著走的力量。

貴貞 [5]
(圖/弘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