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依標籤) 長治百合

長治百合部落(52)好消息!耕地開始有收穫,紅藜也找到了通路

文/劉瑋婷 - 2 四月 2013 - 3 篇回應

長治百合部落(52)好消息!耕地開始有收穫,紅藜也找到了通路

魯凱的文化中,小米與紅藜是缺一不可,傳統作物在,文化就能繼續延續下去。部落居民在「我為人人協會」的協助之下,找到收購業者,部落居民所種植的紅藜每公斤的收購價格為130元,這對初次在山下種植紅藜的部落居民而言,是一個莫大的鼓舞。

長治百合部落(46)從不同部落遷到永久屋的居民,是否可能單獨成村?

文/劉瑋婷 - 9 一月 2013 - 1 篇回應

長治百合部落(46)從不同部落遷到永久屋的居民,是否可能單獨成村?

簽到永久屋的德文與達來兩村共61戶居民,希望能夠脫離原本的村落,單獨成立「三地門鄉的第11個村」,來自德文相助巷的杜鳳嬌直言,「我們在這裡,就卡在中間,有資訊我們都比較不清楚,如果能多一個村,我覺得這樣比較 好,不要再被冷落、被遺忘。」

長治百合部落(40)長原教會:部落在哪裡,教會就在哪裡

文/劉瑋婷 - 26 十一月 2012 - 長治百合部落(40)長原教會:部落在哪裡,教會就在哪裡 已關閉迴響。

長治百合部落(40)長原教會:部落在哪裡,教會就在哪裡

梅蘭傳道提到,「鋼琴的部分,我們跟廠商談好一年分期付款,會友發起募款,一個人一個月三百塊,慢慢的存、慢慢累積。雖然我們搬下來之後,生活辛苦,但 是我們自己也要付出,不是有一句話說要先自助然後人助嗎?但是我們也不是強迫會友們一定要認捐,而是鼓勵他們。」

長治百合部落(39)堆在家裡的手工藝品們,該怎麼辦呢?

文/劉瑋婷 - 19 十一月 2012 - 6 篇回應

長治百合部落(39)堆在家裡的手工藝品們,該怎麼辦呢?

「老人家們都很期待有人來看他們的手工藝品,他們都很會作!做得都很漂亮,但是就是沒有人來,只能夠都堆在家裡。」部落每一個作品,都充滿了手掌的溫度,但缺乏行銷、沒有能見度,這些手工藝品只能夠擺放在家中,陪著老人家度過一天又一天的寂靜。

長治百合部落(38)離開原鄉的德文居民,在長治繼續「相助」生活

文/劉瑋婷 - 8 十一月 2012 - 長治百合部落(38)離開原鄉的德文居民,在長治繼續「相助」生活 已關閉迴響。

長治百合部落(38)離開原鄉的德文居民,在長治繼續「相助」生活

謝美蘭的小吃店中,也有投幣式卡拉ok,她提到,許多老人家搬下山之後,白天無處可去,「我們隔壁那個老人家,如果這裡有客人來唱歌,他就會在外面聽,我都會怕是不是吵到他,問他,他說他喜歡這樣聽,有聲音,他比較不會覺得寂寞。」

長治百合部落(37)阿禮風,從原鄉到百合永久屋

文/劉瑋婷 - 4 十一月 2012 - 1 篇回應

長治百合部落(37)阿禮風,從原鄉到百合永久屋

雖然部落對於未來的產業走向有所規劃,但包明堂仍憂心,部落產業往往面臨行銷與包裝的難關,「這方面真的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在2012年將要結束之際,這股阿禮風,從原鄉到永久屋,正源源不斷地吹拂著,讓人心穩定、讓文化發揚。

卜拉米專案系列(1)長治百合園區:如何讓訊息更通暢,能見度提高?

文/劉瑋婷 - 9 十月 2012 - 6 篇回應

卜拉米專案系列(1)長治百合園區:如何讓訊息更通暢,能見度提高?

與永久屋一條馬路之隔的鐵皮屋內,住著許多霧台鄉未獲配永久屋的居民,大家也都有許多作品,但卻鮮少有人光顧,因此家庭代工成為了主要的工作,完成的作品,也只能擺在櫃子裡、大袋子裡,等待著曝光的時機。

長治百合部落(36)心靈耕地有問題,縣府開會尋求解決之道

文/劉瑋婷 - 18 九月 2012 - 長治百合部落(36)心靈耕地有問題,縣府開會尋求解決之道 已關閉迴響。

長治百合部落(36)心靈耕地有問題,縣府開會尋求解決之道

針對排水問題,蔡文進回應,居民搬遷到平地,耕作方式必定與在原鄉的耕作有所不同,「水閥可以調整大小,一般來說我們在平地看到的都是大水量跑進溝渠(壟溝),壟溝也可以做排水,以平地的耕作方式,這樣的出水量是ok的。」

在永久屋想家(6)長治百合部落,魯凱族的大移民

文/莫拉克新聞網整理 - 15 八月 2012 - 在永久屋想家(6)長治百合部落,魯凱族的大移民 已關閉迴響。

在永久屋想家(6)長治百合部落,魯凱族的大移民

魯凱族人遷到長治百合永久屋後,因屏東縣政府希望推動主題式的集體栽培,因此族人無法獲得完整耕地來種自己想要的作物。居民不解,「為什麼可以種水果玉米、紅龍果,但是我們一 直想種的小米、芋頭這些傳統作物就不行呢?」

長治百合部落(33)從水果玉米到紅龍果 百合部落園區耕地重新出發

文/劉瑋婷 - 7 八月 2012 - 3 篇回應

長治百合部落(33)從水果玉米到紅龍果  百合部落園區耕地重新出發

縣府於長治百合園區規劃兩處耕地,其一為縣府推動的11公頃有機農業區,先前鎖定水果玉米,目前改成火龍果為單一推動目標,另有2公頃定義為「心靈耕地」,原先縣府規劃種植紅藜,後因水源不足,目前暫定開放給民眾登記耕種。

在路上,拍出部落的心願:災後紀錄片導演與主角座談(上)

文/何欣潔 - 27 五月 2012 - 2 篇回應

在路上,拍出部落的心願:災後紀錄片導演與主角座談(上)

《在路上》導演陳安琪是屏東好茶部落的魯凱族人,與太魯閣族同學余欣蘭共同拍攝紀錄片。她們寫道:「從山上遷移到平地的族人努力申請永久屋,心裡卻忘不了那個已消失的家,家與屋子之間的連接,就在回家的路上來來回回的找尋著。」

長治百合部落(31)吉露部落:瑪比偪里力(跟隨我們到這裡)

文/柯亞璇 - 16 三月 2012 - 長治百合部落(31)吉露部落:瑪比偪里力(跟隨我們到這裡) 已關閉迴響。

長治百合部落(31)吉露部落:瑪比偪里力(跟隨我們到這裡)

「瑪比偪里力」的魯凱族語在中文上的解釋就是「跟著」的意思,只有部落遷居的時候,才會舉行「瑪比偪里力」,告訴親朋好友:「我們的部落搬到這裡了,以後要找我們,不要再去以前的那個部落,要到這裡才找的到我們」。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