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依標籤) 荖濃溪

農民生計,與河共存:河川地高莖作物種植規則修正

文/何欣潔 - 21 六月 2011 - 6 篇回應

農民生計,與河共存:河川地高莖作物種植規則修正

研究指出將作物的種類、間距、面積控制在一定程度以下,高莖作物的種植並不會造成河水面過度抬高,七河局副局長李宗恩表示「在河床種高莖作物本來就不一定會造成淹水,但是要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六龜大橋正式竣工,重建邁向新階段

文/何欣潔 - 29 十一月 2010 - 六龜大橋正式竣工,重建邁向新階段 已關閉迴響。

六龜大橋正式竣工,重建邁向新階段

災後已將近一年半,六龜公路為何依舊無法恢復災前的標準,讓當地振興觀光的願望必須屈就於中型巴士的運輸量,始終無法得到相關單位一個令人信服的回答。

勇敢回首,凝結悲傷:六龜鄉莫拉克風災徵文、攝影記錄

文/何欣潔 - 27 十一月 2010 - 1 篇回應

勇敢回首,凝結悲傷:六龜鄉莫拉克風災徵文、攝影記錄

期待六龜在地人、出外子弟,甚至旅居六龜的朋友投稿,讓影像與文字帶領大家回望巨災,使創作者與閱聽人都在過程中得到陪伴六龜重新出發的動力。

放眼六龜‧橋建未來─六龜大橋落成

文/大我文創工作隊 - 5 十一月 2010 - 1 篇回應

放眼六龜‧橋建未來─六龜大橋落成

終於,在11月13日六龜大橋要竣工典禮了,堅固的六龜大橋就像大橋旁守護著六龜人的瑰王岩一樣,給荖濃溪兩岸人們無比的信心與勇氣。11月13日起,六龜大橋進行竣工典禮及各項活動,邀請大家!

我們如何共同避難(2)六龜「飛鷹大隊」理事長陳明華

文/何欣潔 - 25 八月 2010 - 15 篇回應

我們如何共同避難(2)六龜「飛鷹大隊」理事長陳明華

而在他看來,最紮實的社區防災準備並不是器材的演練與技巧的教授:「而是當日後有災害時,居民可以馬上反應,團結起來,自己互助,延長人員開始發生傷亡的時間,等待外界來救援。」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 (5):六龜、荖濃溪畔重建 步步慢

文/PNN‧莫拉克獨立新聞網 - 9 八月 2010 - 4 篇回應

莫拉克週年專題-重災區回顧 (5):六龜、荖濃溪畔重建 步步慢

六龜居民感嘆,重建一年,「只看到一個慢字」。她們呼籲政府:居民已經自立出發,沿著荖濃溪畔開展的溫泉鄉,能否再現地方生命力,端賴政府從過去一年的重建速度中驚醒過來,趕上民間努力的腳步。

到社區說明並沒有那麼難

文/周克任 - 23 三月 2010 - 到社區說明並沒有那麼難 已關閉迴響。

到社區說明並沒有那麼難

張局長很仔細的帶領民眾從衛星圖,一起確認荖濃溪在八八風災時洪水的動線以及各社區受侵害的情況。用很多肢體語言來描述工程現場的進度與執行方式。結果有一位老太太大聲說「啊!這我們聽得懂」。

「盲」的只有斷層嗎?

文/鐘聖雄 - 5 三月 2010 - 2 篇回應

「盲」的只有斷層嗎?

台灣在昨天發生芮氏規模 6.4 地震,經濟部指出,此次地震可能是由一條過去從未發現的「盲斷層」所引起。有學者直言,「盲斷層」的出現,證明政府在從事大型公共工程(如越域引水)之前,根本就沒有對地質進行徹底調查。

六龜的第一份重建報─荖濃溪望

文/六龜重建關懷協會 - 9 十一月 2009 - 7 篇回應

六龜的第一份重建報─荖濃溪望

因為荖濃溪所帶來的水患,讓六龜鄉受到前所未有的災害,嚴重受損,但是,一向樂觀的六龜鄉民卻以另一個角度來想,這何嘗不是一次重生的機會,所以六龜鄉第一份社區報才會以「老濃溪望」為名稱,我們永遠抱持著對於這塊土地的希望。

人要像荖濃溪的魚─桃源鄉復興村民謝清蘭專訪

文/康椒媛 - 21 十月 2009 - 18 篇回應

人要像荖濃溪的魚─桃源鄉復興村民謝清蘭專訪

不要說我們想回家而已,魚也會想家,風災後,山上荖濃溪的魚被沖到下游去,最近水清的時候,看見他們逆游上來,有的一直沿著荖濃溪跳上去。我都告訴我的孩子,人的生活不要像葉子掉到水裡,隨波逐流,要像荖濃溪的魚,逆游而上,面對原來的生活。

我們如何看待溪流與疏浚?

文/胡慕情 - 30 九月 2009 - 我們如何看待溪流與疏浚? 已關閉迴響。

我們如何看待溪流與疏浚?

從前從前,當我們還不稱呼高屏溪流域之一的荖濃溪為荖濃溪時,她被布農族稱為「La-ku-la-ku」,也就是「兇猛、敬畏的河」。據自然步道協會理事 林淑英老師描述,布農族的生命經驗從不侵犯La-ku-la-ku,「他們相信溪流孕育所有的生命,刻畫出高山峻嶺和溪谷的美麗圖案,所以要非常尊崇。」但如今我們並不尊崇La-ku-la-ku,並進一步侵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