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社遺址上蓋永久屋-嘉蘭重建政策爭議不斷(1)

本文摘要:本文為嘉蘭永久屋強制徵收完整過程記錄,原刊登於今年三月份的「部落‧活出來」雙月刊第四期,對嘉蘭永久屋土地爭議有完整的報導與分析。因原文較長,分成系列3篇刊登,亦有完整PDF檔,可下載完整閱讀。 ( 圖/ 胡人元。但願部落撕裂的苦難,不要延續到下一代。 )

在舊社遺址上蓋永久屋-嘉蘭重建政策爭議不斷(1)

編按:本文為嘉蘭永久屋強制徵收完整過程記錄,原刊登於今年三月份的「部落‧活出來」雙月刊第四期,對嘉蘭永久屋土地爭議有完整的報導與分析。因原文較長,分成系列3篇刊登,本文為系列之1,如欲下載PDF版原文閱讀,請點選這裡。

前言:

台東縣政府以「強制徵收私人土地」方式取得嘉蘭村高達百戶的永久屋用地,致使部分被徵收土地的嘉蘭村民強烈反彈,並造成部落撕裂。雖然地土強烈抗爭,並質疑違反排灣族土地倫理在舊社遺址蓋屋,但縣政府仍強勢在今年三月開工動土。嘉蘭永久屋基地目前已矗立滿鋼筋,預定於十月底完成93戶永久屋興建。而反對被徵收土地的族人只能無奈的提起訴願,目前還在審理中。

——————————————————————————–

3月1日清晨,多輛怪手挺進台東縣金峰鄉嘉蘭村新富社區東側土地─卡阿麓灣(ka-aluwan)部落的傳統領域,大批警力團團圍住工地封鎖線,防堵反對土地被徵收的嘉蘭村民越雷池一步。

「不要動我的地,拜託你們不要動我的地呀!」「底下有我大哥、二哥的嬰靈啊,你們不可以、不可以挖!」vuvu們哭得肝腸寸斷、大聲嘶喊,試圖想闖入工地阻擋怪手,無奈優勢警力戒護,永久屋整地開挖工作終究在轟隆隆的巨響中順利進行了,日據時代的青年聚會所(cakar)遺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死先人亡靈的衣冠塚被怪手推挖的面目全非。

這天,正好是台東縣縣長黃健庭就職滿一週年,怪手挖鑿出又一條的重建政績,卻也挖裂了嘉蘭村,任由天災與行政所製造出的兩種災民陷於撕裂與傷害的兩端,不知這是否是嘉蘭村另一個災難的開始?

image001
抗議施工,哭的肝腸寸斷的王月理vuvu(攝影/郭碧純)

嘉蘭 村目前有56戶莫拉克風災房屋流失戶安置於鄰村(正興村)的「中繼屋」,是災後全台最快蓋好的中繼屋。但政府早在前(2009)年發生風災後的兩個月就決定以「原村重建」方式重返嘉蘭村內興建永久屋,由於所需興建的永久屋就有93戶之多,包含房屋流失戶、危機戶和防洪整治拆遷戶,但5公頃大的基地面積到底要何處尋覓?

長期而言,嘉蘭村本來就是一個不適合人居住的山坡河床沖積扇,莫拉克風災已使村內流失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政府一廂情願的「原村重建」政策卻在無公有地的情況下拿村民的耕作地開刀,而且是朝最安全的基地下手。在未顧及土地所有人反對下,就以行政權力強制取得私人土地,再用民間善款蓋永久屋,但未來土地權仍是屬於政府的,受災戶只有房屋所有權,這就是嘉蘭重建最主要的爭議之所在。

嘉蘭永久屋基地分布於嘉蘭村新富社區東、西兩側,東側為嘉新段160等28筆土地,佔地2.41公頃;西側為嘉新275等14筆土地,佔地3.09公頃,兩邊規劃各蓋45戶永久屋。西側土地因位於太麻里溪與都拉利吉溪兩溪包夾的順向斜坡,一般常識判斷並不安全,所以土地徵收過程順利。

這塊土地緊鄰太麻里溪的河床,在2009年莫拉克颱風和2010年凡那比颱風時,成了全村首當其「沖」被洪水沖刷掏挖的河床地,為何官方及專家學者會認為此基地安全,實令人匪夷所思!該基地由世界展望會認養興建永久屋,整地工作早已完成,卻不知何故,遲至截稿日止都尚未蓋屋。

image004

image007
嘉蘭新富社區東西側永久屋用地範圍:西側包含六年前(2005年)海棠颱風的15戶受災戶及莫拉克受災戶45戶,共60戶,圖為2010/7/30空照圖,已可見西側整地及海棠蓋屋情況,海棠永久屋已於2011年1月29日完工入住。東側預計約蓋45戶房屋,基地上有兩戶住家。(製圖:楊念湘)

image009
ka-aluwan部落在日據時代前舊址(圖源:Google)

東側土地是嘉蘭村唯一一塊安全及地勢平坦的空地,也是ka-aluwan部落的舊社所在地。現今的嘉蘭村由七個排灣族部落所組成,包括Ka-aluwan(卡阿麓灣)、Madaljalu(馬達拉鹿)、Tolutevetevk(都魯德福德福格)、Valjulu(娃路魯)、Maljiviel(馬里ㄈ了)、Maledep(瑪樂德卜)和Tjulu-uai(都魯烏外)等[1]

他們皆因日據時代所謂的「理番」殖民政策,自昭和13年(西元1938年)起就陸續被迫從知本溪、麻立霧溪、馬奴蘭溪、麻利都部溪上游各部落舊址遷居至現今的南大武山太麻里溪畔的沖積扇。晚近的1966年,則有霧台魯凱族移入,在上部落成立「新富社區」,因移入的魯凱族人沒有頭目家族,所以在傳統的劃分中,未被視為一個部落。

根據老人家口述,ka-aluwan部落是民國27年(1938年)[2]第一個被迫遷至嘉蘭的部落,在日本高壓統治下過著奴隸般的生活。由於瘧疾瘟疫[3]之害,當年該地被視為不祥之地,於民國36年(1947年)再遷移至下部落居住。「嘉蘭村」的命名,就是國民政府遷台後以ka-aluwan新社的近音改稱的。

舊社遺址在老人家(vuvu)保護下至今仍屬完整,包含青年聚會所(cakar)及四處家屋遺址皆被完整保存,土堆下也有當年被日本人奴役的先人遺骸及嬰靈,所以該地其實是嘉蘭村「首次移駐」的紀念地。

「我們ka-aluwan部落民國二十七年下來的,日本時代強迫我們下來,晚上白天都在工作,我們的爸爸媽媽白天晚上都去工作,就是在這個土地上蓋房子,那時候大部分年輕人就死在這裏,過去我的父母親都在這邊死掉的捏,我們辛辛苦苦耕種的地,我們不能隨便把地賣掉,一定要抗議!」vuvu憤恨的說著。

image011
東側永久屋基地施工前空照圖,標示點為青年聚會所(cakar)、祭石和四處家屋遺址位置(製圖:楊念湘)

「以前凌晨三點,日本人用喇叭叫我們起來,去工作,到了早上七點,像人民公社一樣,拿著碗去拿飯,給得很少,以前很多人只能分一點點東西吃,很多人餓死,很可憐,那時候就是每天開墾,不分日夜的工作,今天很累,很餓,生病的人先給他吃飯,小朋友沒有吃飯,只有老人家,有工作,才有飯吃,回家趕快趕快,隨便那個菜放進去碗裡,比較多,我們才可以吃飯,那時候嬰兒死掉,沒有墳墓,只有大人有墳墓,日本人說,拿去丟,父母親不忍心,就偷偷摸摸給他放在床底下給他挖挖挖埋起來,(這個土地)下面,都是我們的弟弟妹妹,我們不忍心被徵收,我們絕對不能離開這個地方。」另一個老人家流著淚說。

莫拉克災後興建永久屋,因採「政府供地、民間蓋屋」模式,所以大部分的基地都選擇國有地,但嘉蘭村的永久屋政策卻極其罕見的去徵收私人土地。當「離災不離村」還是屏東和高雄許多災區遙不可及的重建夢想時,嘉蘭村卻未在充分討論的情況下,就於災後兩個月內定下這個政策,也導致日後為爭奪土地而壓迫部落族人的惡果。

(文章待續)

[1] 引自「站在記憶的斷崖上~關懷嘉蘭村莫拉克風災特輯」(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09)

[2] 民國27年遷移時間為ka-aluwan部落的vuvu高月理口述(「搶救嘉蘭遺址」記者會,2011年3月8日),但內政部網站及「金峰鄉誌」(亦根據口述史)所載時間為民國28年,此處引用以高月理口述時間為準。

[3] 「瘧疾」之害為內政部網站所載,在老人家口傳間仍視其為不明的瘟疫。

評論機制關閉

相關網站聯播